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3
词典
15
分类词汇
48
共48,分4页显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合群
连群
一阵
群飞
人群
一群
聚星
一堆
飞蝗
鹅群
蝗虫
鸟集
丕丕
群处
众行
《國語辭典》:
合群
拼音:
hé qún
1.结为团体,互相帮助。如:「全校教师都能合群,组成团队,研究风气自然大开。」
2.与人相处融洽。如:「在团体中不合群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
分類:
和合
合群
集体
成群
群众
融洽
相处
团结
《漢語大詞典》:
连群(連羣)
(1).聚众。 汉
张衡
《西京赋》
:“轻死重气,结党连羣。寔蕃有徒,其从如云。”
《
宋书·夷蛮传·荆雍州蛮
》
:“蛮无傜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羣,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
(2).成群。 隋
何妥
《长安道》
诗:“五陵多任侠,轻骑自连羣。” 唐
卢纶
《送信州姚使君》
诗:“铜铅满穴山能富,鸿雁连羣地亦寒。” 清
宋铣
《敝车行》
:“连羣畜肥骡,结队骋长轂。”
分類:
成群
聚众
《國語辭典》:
一阵(一陣)
拼音:
yī zhèn
经一时间的连续动作或情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红楼梦》第三○回:「忽一阵凉风过了,刷刷的落下一阵雨来。」
分類:
一阵
副词
一段时间
数量
时间
延续
成群
成批
次列
列阵
鸟兽
对敌
《漢語大詞典》:
群飞(羣飛)
(1).齐飞;成群地飞。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
诗之十三:“鱼龙瀺灂,山鸟羣飞。” 晋
潘岳
《射雉赋》
:“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族之羣飞。”
(2).喻动乱。
《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
:“神歇灵绎,海水羣飞。” 李善 注:“海水,喻万民;羣飞,言乱。”
《
隋书·炀帝纪上
》
:“拯羣飞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
《
北史·尒朱荣传论
》
:“四海嚣然,已有羣飞之渐。”
(3).喻群小。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
:“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復,羣飞刺天。”
分類:
群飞
动乱
群小
成群
《國語辭典》:
人群
拼音:
rén qún
1.群众。《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北齐书。卷四五。文苑列传。颜之推》:「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于人群。」
2.人类的通称。如:「院长决定将他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以造福人群。」
分類:
人群
众人
成群
《國語辭典》:
一群
拼音:
yī qún
由个体集合而成的人、物团体。如:「一群人」、「一群羊」。《红楼梦》第六二回:「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著他。」
分類:
一群
古国
古国名
数量
成群
动物
《國語辭典》:
聚星
拼音:
jù xīng
两颗以上恒星聚集而成的系统。
分類:
恒星
聚集
集成
成群
有力
力学
联系
叫做
《國語辭典》:
一堆
拼音:
yī duī
1.表示成群的约略数量。唐。
杜牧
初冬夜饮
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红楼梦》第一回:「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2.一起。《海上花列传》第五二回:「停两年,也说勿定倪两家头来浪一堆勿来浪一对。」
分類:
一堆
数量
成堆
一块儿
成群
《國語辭典》:
飞蝗(飛蝗)
拼音:
fēi huá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身体呈草绿色,身长约四至五公分。头部有两个大复眼,鞭状触角。前翅褐色细长,后翅半透明而广阔,后肢发达,胫节有锯齿。常成群食害作物茎叶成灾。
分類:
蝗虫
身体
褐色
黄褐
绿色
成群
群飞
飞翔
《漢語大詞典》:
鹅群(鵝羣)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
《
道德经
》
所换之群鹅。典出
《
晋书·王羲之传
》
:“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
《
道德经
》
,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
诗:“
《道经》
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
:“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
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
《鹅羣》
。”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
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
《鹅羣》
。”参见“ 鹅羣帖 ”。
分類:
成群
王羲之
《國語辭典》:
蝗虫(蝗蟲)
拼音:
huáng chóng
1.动物名。直翅目昆虫。分布于热带与温带,尤以温带草原最多。种类甚繁,约有五千种。大多数为绿色或棕色,躯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对触角及一个咀嚼用的口器,腹部第一节两侧有听觉器官。依生活习性可分为孤独性与群居性两种。成群的飞蝗集体迁移时,常遮天蔽日,且大量啃噬农作物。古称为「阜螽」。也称为「蚱蜢」。
2.比喻食量极大的人。如:「他真像可怕的蝗虫,竟把冰箱里的食物一扫而空!」
分類:
蝗虫
昆虫
变卖
贪婪
种类
产业
掠取
过活
不肖子
成群
群飞
飞翔
《漢語大詞典》:
鸟集(鳥集)
群鸟飞集。亦形容像鸟那样成群聚集到一起。
《
汉书·韩安国传
》
:“今 匈奴 负戎马足,怀鸟兽心,迁徙鸟集,难得而制。”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鸟集兽屯,然后会围。”
分類:
鸟飞
容像
那样
成群
群聚
聚集
《國語辭典》:
丕丕
拼音:
pī pī
1.拟声词。形容心跳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我蓦听得马嘶人语闹喧哗,掩映在垂杨下,諕的我心头丕丕那惊怕。」也作「扑扑」。
2.很、大。通常用来加强语气。如:「气丕丕」、「实丕丕」。
分類:
象声词
盛大
成群
盛大貌
心跳
出没
脚步
《漢語大詞典》:
群处(羣處)
成群地相处。
《商君书·开塞》
:“古者,民丛生而羣处,乱,故求有上也。”
分類:
成群
相处
《漢語大詞典》:
众行(衆行)
(1).成群地行动。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黄龙》
:“龙不众行,不羣处。”
(2).众多的德行。 明
宋濂
《题李叙山长妻姚元靖夫人墓铭后》
:“夫人众行,则誌文具列之,兹不復深论也。”
分類:
众多
成群
地行
行动
德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