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裹足 拼音:guǒ zú
1.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2.女子缠足。
3.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
2.女子缠足。
3.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
《國語辭典》:一就 拼音:yī jiù
1.顺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与我关了外门,待我和官人吃几杯酒。」《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谢张公,一就带你母子去游玩閒走则个。」
2.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一就吃了。」《前汉书平话》卷下:「今代州刘武手下二十万雄兵,令卿一就掌者。」
4.一味、总是。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且说俺这小哥哥,为俺耽惊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元。无名氏〈玉娇枝过四块玉。休争闲气〉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济,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2.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一就吃了。」《前汉书平话》卷下:「今代州刘武手下二十万雄兵,令卿一就掌者。」
4.一味、总是。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且说俺这小哥哥,为俺耽惊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元。无名氏〈玉娇枝过四块玉。休争闲气〉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济,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漢語大詞典》:枪旗(鎗旗)
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五代 齐己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枪旗冉冉緑丛园,穀雨初晴叫杜鹃。”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煖,幽丛半吐枪旗短。”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之二:“如今又想南茶喫,悔掷枪旗上马鞍。”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國語辭典》:关子(關子) 拼音:guān zi
1.南宋的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贾秋壑为相日,变法增造金银关子,以十八界三贯准一贯关子。」《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二十九年,印公据、关子,付三路总领所。」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
2.宋朝宣和年间时,出入宫禁的执照。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宣和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辄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价五百千。」
3.役卒。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驿乾净。」
4.令人猜疑而急于瞭解的重要事由。如:「你别卖关子了,快说出来吧!」《续孽海花》第四三回:「今儿我可以卖个关子了!这个枪是广西省特产的,琼州也有,是一种藤,他的颜色很像伽南,不过纹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