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一弄
(1).奏曲一次。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巧声一日一迴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妾闻 百邑考 善能弹琴。令教 百邑考 操琴一弄,臣欲听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一弄儿指法泠泠,早合着古操新声。”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國語辭典》:裹足 拼音:guǒ zú
1.双脚受到束缚。比喻停止不前。《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2.女子缠足。
3.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
2.女子缠足。
3.盘缠、旅费。《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些少裹足,路途里欲得支费,望周全不须劫去。」也作「果足」。
《國語辭典》:一就 拼音:yī jiù
1.顺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与我关了外门,待我和官人吃几杯酒。」《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谢张公,一就带你母子去游玩閒走则个。」
2.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一就吃了。」《前汉书平话》卷下:「今代州刘武手下二十万雄兵,令卿一就掌者。」
4.一味、总是。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且说俺这小哥哥,为俺耽惊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元。无名氏〈玉娇枝过四块玉。休争闲气〉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济,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2.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一就吃了。」《前汉书平话》卷下:「今代州刘武手下二十万雄兵,令卿一就掌者。」
4.一味、总是。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且说俺这小哥哥,为俺耽惊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元。无名氏〈玉娇枝过四块玉。休争闲气〉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济,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漢語大詞典》:枪旗(鎗旗)
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五代 齐己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诗:“枪旗冉冉緑丛园,穀雨初晴叫杜鹃。”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煖,幽丛半吐枪旗短。” 清 钱谦益 《佟宰饷刁酒戏题示家纯中秀才》诗之二:“如今又想南茶喫,悔掷枪旗上马鞍。”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
茶叶嫩尖。 五代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鎗旗封 蜀 茗,圆洁製鮫綃。”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一出:“春到郊原日迟迟,鎗旗展山谷里。” 钱南扬 校注:“茶名。《北苑别録》‘拣茶’:‘中芽,古谓一枪一旗是也。’言茶初生,一小芽如枪,一小叶如旗,故名。今称旗枪。” 明 高启 《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鎗旗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