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2,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台词
罗帽
剧人
剧院
跳虫
试演
谐剧
戏招
整排
教手
话剧
化妆
跌坐
剧作
收介
《國語辭典》:台词(臺詞)  拼音:tái cí
演戏时演员的说白。包括对白、独白、旁白。如:「他上台后,一紧张,就把台词给忘了。」
《国语辞典》:罗帽(罗帽)  拼音:luó mào
一种中国戏剧中的帽子。六角形,帽背很高,帽子上面有一个圆球,上大下小,有软、硬、花素之分。多用缎蒙绒制成。
《漢語大詞典》:剧人(劇人)
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人。 聂绀弩 《莎士比亚应该后悔》:“枉抛心力作剧人,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國語辭典》:剧院(劇院)  拼音:jù yuàn
戏剧等表演艺术的演出场所。以舞台和观众席为主体,通常分为露天和室内两大类。中国唐代以前,歌舞百戏多在广场演出,至宋、元时,随著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营业性的剧院,称为「勾栏」、「瓦棚」、「瓦舍」。后历代各有沿革,不同地区亦出现各具特色的剧院,但舞台多以三面向观众,且只有一层。国外最早的剧场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为利用山坳的自然地形开凿而成的露天剧院。十六世纪初始有镜框式的舞台,后逐渐发展为现代规模的剧院。也称为「剧场」。
《國語辭典》:剧场(劇場)  拼音:jù cháng
1.戏剧等表演艺术的演出场所。也称为「剧院」。
2.表演艺术的单位或团体。如实验剧场。
《漢語大詞典》:跳虫(跳蟲)
(1).戏剧中角色的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凡花部脚色,以旦丑跳虫为重,武小生大花面次之……跳虫又丑中最贵者也。”
(2).昆虫。身体很小,细长或圆形,无翅,有细毛,触角粗短,脚短,腹部第四节有跳跃的器官。多生在水边或湿地,吃腐烂的植物。
《國語辭典》:试演(試演)  拼音:shì yǎn
在正式表演前,预先演练。如:「为了要求品质,导演决定再试演几次。」
《國語辭典》:谐剧(諧劇)  拼音:xié jù
滑稽而令人发笑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戏招(戲招)
戏剧的演出广告。 欧阳山 《三家巷》二:“贴出来的戏招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的《貂蝉拜月》。他一下子入了迷,只想进去看一看。”
《国语辞典》:整排  拼音:zhěng pái
1.全排。如:「前方路口发生车祸,后面整排车子都动弹不得。」
2.戏剧演出前,将全剧从头到尾完整的排演一遍,称为「整排」。
《漢語大詞典》:教手
教授歌曲、戏剧、武术的技艺人。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兀那几个打拳的教手每,上露臺来耍一会拳,服侍众位大人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生口不如熟口,清客强似教手。”
《國語辭典》:话剧(話劇)  拼音:huà jù
演员在舞台布景、灯光配合下,运用动作、表情、对话等方式表演故事的艺术。也称为「新剧」、「文明戏」。
《國語辭典》:化妆(化妝)  拼音:huà zhuāng
1.修饰容貌。如:「她出门前总要先在镜前化妆。」也作「化装」。
2.外表的造型、修饰。如:「特种化妆」、「面部化妆」。也作「化装」。
《國語辭典》:化装(化裝)  拼音:huà zhuāng
1.修饰容貌、妆扮外表。如:「演员们正在后台化装。」也作「化妆」。
2.外表的造型、修饰。如:「他终于除去脸上的化装,露出本来的面目。」也作「化妆」。
3.假扮、改变装束。如:「两名窃贼化装成水电工,进入公司大楼偷窃。」
《漢語大詞典》:跌坐
(1).身体迅速跌落坐下。 冯文炳 《河上柳》:“劲太大了,本是蹲着的,跌坐下去,而刚才的心事同声音一路斩截的失掉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她读着,读着,最后她捏住报纸跌坐在凳子上。”
(2).戏剧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身体突然下跌,屁股着地,坐于台上。多表示激愤的感情。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三章:“到了节骨眼儿上,他还可以暂时离座,来几个抢背、吊毛、跌坐、僵尸、趟马、飞腿等等的象征动作。”
《國語辭典》:剧作(劇作)  拼音:jù zuò
戏剧作品。如:「他以独特的风格,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剧作。」
《国语辞典》:收介  拼音:shōu jiè
戏剧上指收束插科打诨,而言归正传。《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二出》:「相公若知道,打你娘个本……,(末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