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程序动作
(1).同“程式动作”,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
(2).指依据一定标准、规范进行的动作或操作。
《漢語大詞典》:崔美善
(1934- )舞蹈家。原籍朝鲜。女。1951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蹈研究班,1952年后在中央歌舞团、东方歌舞团任独舞演员,舞姿舒展典雅。创作演出的舞蹈《丰收曲》《喜悦》,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
《國語辭典》:打花脸(打花臉)  拼音:dǎ huā liǎn
花脸,戏剧中净角的俗称。「打花脸」指为净角面部勾画脸谱。后世多用于比喻进行丑化。
分類:戏剧涂面
《漢語大詞典》:潜台词(潛臺詞)
亦作“潜臺词”。 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祭文中有些话因为有‘潜台词’,在执笔者自己诵读时比旁人更为感动。”《收穫》1981年第5期:“其实内心何尝没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潜台词呢?”
《國語辭典》:起打  拼音:qǐ dǎ
国剧中武戏的演员开始扑打。
《漢語大詞典》:男中音
介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间的男声。抒情男中音的音域与音色接近戏剧男高音。戏剧男中音的音色,在低声区与男低声相近。亦指男中音歌者。 李凌 《音乐杂谈·坐“冷板凳”》:“我认识一个很有舞台经验的男中音。”如: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声音稳实、质朴,抒情性较强的男中音。
《漢語大詞典》:南国社(南國社)
文学艺术团体。成立于1927年。 田汉 创办。社内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但以戏剧活动为主。1930年因参加左翼戏剧活动被国民党查封。
《漢語大詞典》:男高音
(1).高音的男声。按音色特点,可分为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等。 李凌 《音乐杂谈·杂谈歌唱家的音色》:“最近听了两位男高音歌者的演唱。”
(2).指男高音歌者。 李凌 《音乐杂谈·坐“冷板凳”》:“一个抒情男高音,每每回避一些戏剧性较重的东西;而一个戏剧性歌者,对淳朴的民歌或古典歌曲,感到头痛。”
《漢語大詞典》:飘色(飄色)
广东 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廿载繁华梦》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 五福、吉祥两家的头号仪仗,文马二十顶,飘色十餘座,鼓乐马务大小十餘副。”
《國語辭典》:配角  拼音:pèi jué
1.戏剧中配搭的角色。如:「他老是演配角,从没见过他当主角。」也作「配脚」。
2.比喻次要的人或指做辅助工作的人。如:「大家都是配角,何必计较谁的工作比较重要。」也作「配脚」。
《國語辭典》:胖袄(胖襖)  拼音:pàng ǎo
1.传统戏剧中扮演花面的净角,在剧中角色须身材胖大,才有威严,因此在衣内衬厚棉背心,称为「胖袄」。
2.棉絮极多的短袄,军士上阵时用来防禦枪矢。
《國語辭典》:皮影戏(皮影戲)  拼音:pí yǐng xì
以纸或皮制成人物剪影,借灯光投影在布幕上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史记》、《搜神记》的记载,汉武帝时已有类似皮影戏的出现,演变至宋代甚为流行。明、清两代,民间表演皮影戏风气已十分普遍。表演时用木板搭起一平台做为影台,台上挂起布幕做为影窗,利用灯光将剪影投射在布幕上,艺人一边操纵剪影,一边配合音乐演唱,其内容多取材通俗章回小说。也称为「皮猴戏」、「驴皮影」、「影戏」。
《國語辭典》:影戏(影戲)  拼音:yǐng xì
1.旧称电影为「影戏」。
2.以纸张或皮革制成人物的剪影,借灯光投影在布幕上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参见「皮影戏」条。
《國語辭典》:十三辙(十三轍)  拼音:shí sān zhé
皮黄、鼓词等戏剧曲艺中的韵脚。共分为中东、人辰、衣期、言前、怀来、江阳、梭波、遥迢、麻沙、由求、姑苏、灰堆、乜邪等十三部。
《漢語大詞典》:史剧(史劇)
历史剧。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郭沫若 《〈孔雀胆〉二三事》:“以其史学的立场来指斥史剧的本事,那是不免把科学和艺术混同了。”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初见面,他就要去了我在 上海 ‘孤岛’时期为宣传抗日赶写的《碧血花》……等 南明 史剧。”
《漢語大詞典》:设科打诨(設科打諢)
谓表演各种戏剧动作和诙谐的语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凡例》:“説白则抑扬鏗鏘,语句整练,设科打諢,俱有别趣。” 王季思 等注:“科是戏剧的动作。打諢是 中国 古典戏剧里一种特定的演出形式,有点近乎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