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也。无量寿经上曰:「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术语)以深妙之智慧,达观诸法之识见也。无量寿经上曰:「自以慧见问威颜乎?」
慧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二足之一。佛以福慧之二为两足,游履于三界,慧其右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二足)
【三藏法数】
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杂语)二足之一。佛以福慧之二为两足,游履于三界,慧其右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二足)
【三藏法数】
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馀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佛学常见辞汇】
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馀五度是福足。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馀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佛学常见辞汇】
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馀五度是福足。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慧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分法身之一。成自无漏智慧之身也。
【三藏法数】
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术语)五分法身之一。成自无漏智慧之身也。
【三藏法数】
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慧沼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预于證义。又于义净之译场为證义,多所刊正。著唯识了义灯,质圆测之异义。后著诸疏义,号淄州沼。见宋高僧传四。
(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预于證义。又于义净之译场为證义,多所刊正。著唯识了义灯,质圆测之异义。后著诸疏义,号淄州沼。见宋高僧传四。
慧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忍)附录十忍项。
【三藏法数】
谓由观受阴,无苦乐相,即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智慧即生故也。
(术语)(参见:忍)附录十忍项。
【三藏法数】
谓由观受阴,无苦乐相,即得智慧忍。以分别诸法,皆悉空寂,智慧即生故也。
忍
【佛学大辞典】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术语)Ks!a%nti,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三藏法数五曰:「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佛学常见辞汇】
1。忍耐的意思,忍耐不如意的环境而不生瞋恚的心。2。安忍的意思,即心安住于理而不动摇。
慧忠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南阳)
(人名)(参见:南阳)
慧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入于智慧之法门也。最胜王经一曰:「开阐慧门,善修方便。」
【佛学常见辞汇】
通入智慧的法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大妙慧,为诸众生分别宣说深法句义,亦欲令其开发慧性,照了万法本来空寂,是为菩萨慧门。
(术语)入于智慧之法门也。最胜王经一曰:「开阐慧门,善修方便。」
【佛学常见辞汇】
通入智慧的法门。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大妙慧,为诸众生分别宣说深法句义,亦欲令其开发慧性,照了万法本来空寂,是为菩萨慧门。
慧门十六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羯磨会三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萨。金刚萨埵,金刚爱,金刚善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之诸尊是也。
(名数)金刚界羯磨会三十七尊中,司智慧之德之十六大菩萨。金刚萨埵,金刚爱,金刚善哉,金刚宝,金刚光,金刚幢,金刚笑,金刚法,金刚利,金刚因,金刚语,金刚业,金刚护,金刚牙,金刚拳之诸尊是也。
慧命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三曰:「毗尼母云:下座指上座为尊者,上座指下座为慧命。」胜鬘宝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慧命谓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也。」
【佛学常见辞汇】
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术语)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三曰:「毗尼母云:下座指上座为尊者,上座指下座为慧命。」胜鬘宝窟中本曰:「慧命者,以广大甚深之慧为命故,名慧命也。如经言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也。」资持记下三之二曰:「慧命谓博闻强识以慧为命也。」
【佛学常见辞汇】
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慧命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印光法师曰:「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證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
(书名)印光法师曰:「国初魔民柳华阳作慧命经,尽用佛经祖语,證炼丹法。挽正作邪,以法谤法。未开眼人见其邪说,认为真实,正见永失。所言所修,皆破坏佛法。而犹嚣嚣自得,谓吾幸遇真乘,得闻正法。所谓认贼为子,煮砂作饭,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可不哀哉!」
慧果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青龙寺慧果阿阇梨,真言宗之第七祖,大广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入室也。永贞元年十二月寂,寿六十。见付法传。
(人名)唐青龙寺慧果阿阇梨,真言宗之第七祖,大广智不空三藏之付法入室也。永贞元年十二月寂,寿六十。见付法传。
慧炬
【佛学大辞典】
(譬喻)智慧之灯炬也。智慧能照无明之闇,使知道之险难,故譬为灯炬。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寄归传二曰:「舣法舟于苦津,秉慧炬于长夜。」
【佛学常见辞汇】
智慧的火炬。
(譬喻)智慧之灯炬也。智慧能照无明之闇,使知道之险难,故譬为灯炬。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于佛性犹未明了,我有慧炬能为照明。」寄归传二曰:「舣法舟于苦津,秉慧炬于长夜。」
【佛学常见辞汇】
智慧的火炬。
慧炬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故谓为慧炬三昧。法华嘉祥疏十二曰:「慧炬三昧者,如执炬夜行,不堕险处。」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能兴发智慧之火炬,照明世间的险难。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发智慧之灯炬,照世之险难,故谓为慧炬三昧。法华嘉祥疏十二曰:「慧炬三昧者,如执炬夜行,不堕险处。」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所说十六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能兴发智慧之火炬,照明世间的险难。
慧思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爱法华,借本入冢,对经涕泣。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所摩顶上,隐起肉髻。年十五,出家,文师授以心观之诀,豁然大悟,得法华三昧。乃结庵大苏山。时齐运将倾,思避其难。遂卓锡南岳。灵瑞重沓,有诸天童以为侍卫。将顺世,大集门人说法,苦切诃责。乃曰:若有十八人不惜身命修法华忏者,吾当供给。若无,吾当远去。竟无答者,即端坐言佛来迎而化。
(人名)台宗二祖南岳慧思尊者,姓李氏。武津人。心爱法华,借本入冢,对经涕泣。梦普贤菩萨摩顶而去。所摩顶上,隐起肉髻。年十五,出家,文师授以心观之诀,豁然大悟,得法华三昧。乃结庵大苏山。时齐运将倾,思避其难。遂卓锡南岳。灵瑞重沓,有诸天童以为侍卫。将顺世,大集门人说法,苦切诃责。乃曰:若有十八人不惜身命修法华忏者,吾当供给。若无,吾当远去。竟无答者,即端坐言佛来迎而化。
慧约
【佛学大辞典】
(人名)慧约国师。字德素,姓娄。东阳乌伤人。年十七,出家于东山寺。岩栖却粒,饵以松朮。中书郎周颙,太宰褚渊,太尉王俭,交请开法。所居之处,灵异屡著。梁帝大兴戒法,请师为阇梨。尊之曰智者。帝躬禀菩萨大戒。入灭后,敕葬志公塔左。
(人名)慧约国师。字德素,姓娄。东阳乌伤人。年十七,出家于东山寺。岩栖却粒,饵以松朮。中书郎周颙,太宰褚渊,太尉王俭,交请开法。所居之处,灵异屡著。梁帝大兴戒法,请师为阇梨。尊之曰智者。帝躬禀菩萨大戒。入灭后,敕葬志公塔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