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镇洋人,字兰如。汪彦国妻。后学佛,持净戒,自号慈愿。精梵理。有《愿香室笔记》。
赵慈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益都人,字雪庭。赵执信女,朱崇善妻。诗学承父指授,有《诗学源流考》。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七
性仁,字慈桓,海宁人,本姓陈。主扬州建隆寺。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慈视,字阿视,号笠居,一号不庵,又号井人,福建人。住江宁碧峰寺。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念慈,又字砚莳,元钰子,弱冠应童子试,以古学受知长沙王益吾宗师,取阖属第一,补诸生,名噪庠序。中年幕游各行省,晚年旋里,设帐祝氏怡园,结陶社。平生最工吟咏,惟性极疏懒,不甚属笔,偶有所作,亦不甚爱惜,以故存稿颇不多,识者憾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顾慈,字昭德,清无锡人。顾光旭次女,平湖举人张熙宇室。著有《韵松楼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一名喜荀,字孟慈。汪中子。嘉庆十二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升户部员外郎,出补河南怀庆府知府。卒于官。通文字、声音、训诂之学。有《大戴礼记补》、《且住庵诗文稿》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8—1826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韵皋,号巢松。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曾督河南、山东学政。长于诗及骈体文。有《凤巢山樵求是录》。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一
吴慈鹤,字韵皋,号巢松,吴县人。嘉庆己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有《岑华居士兰鲸录》、《凤巢山樵求是录》。
维基
吴慈鹤(1778年—1826年),字韵皋,号巢松,清朝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清朝学者。生于乾隆四十三年,少时随父吴俊在粤东为官,嘉庆十四年(1809年)己巳二甲第二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督学河南、山东,捐修三苏墓。官至翰林院侍读。卒于道光六年。著有《兰鲸录》、《凤巢山樵求是外编》等。

人物简介

爱吟前草·附刻慈惺圃寄常理斋诗序
慈惺圃名国璋字奉峨惺圃其号也与常理斋居相近同学素契时相唱酬癸酉惺圃举于乡理斋犹未第也及理斋仕蜀惺圃尚家居邮筒往来遥为赓和不异曩时至戊戌腥【腥:惺】圃始捷南宫官农曹而理斋死于难已六年又七年惺圃亦卒于京邸矣惺圃之逝也一子方幼理斋之荫嗣衣轩已为唐县宰闻其丧来吊见书笥纷然狼籍家人舁敝簏于庭将焚废纸衣轩恐其有当存也止而捡之则爱吟草殉节录及惺圃自为诗俱杂于其中焉衣轩得之大惊且悲且喜因宝持以付余余既为之刻理斋诸诗而惺圃之诗分年编录观其庚寅草有寄和理斋诗然后知爱吟草之所以幸存者以理斋之寄之也观其癸巳草有哭理斋八首然后知殉节录之所以幸存者以惺圃访求而珍藏之也噫二人生前莫逆情见乎词而是诗同出于故纸中其不为灰烬者几希以理斋之清才峻节天固不忍没亦岂非惺圃在堂之魂魄有以护持之而然耶用是于惺圃之诗有关于理斋者节录而附刻之若其全诗则俟别为汇梓焉乾隆庚戌仲夏王尔烈叙并书

人物简介

维基
孔昭慈(1795年—1862年),字文止,号云鹤,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一代孙,属大宗户,同进士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年)登癸巳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知县,授广东饶平县知县。因丁忧归家,守丧期满,发为福建莆田县令、后调沙县县令摄兴化府通判,又改授古田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调闽县,进为邵武府同知,移台湾鹿港。时反清武装林恭等陷凤山,知县王廷干、高鸿飞相继死,台湾府城岌岌可危。昭慈闻警讯,航海前往援助,协力守御。咸丰四年(1854年)擢台湾府知府,尽力搜捕馀党。咸丰八年(1858年)进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兼督学政。同治元年(1862年)戴万生举事,昭慈督兵驰抵彰化县,部署未定,兵败城破。昭慈在孔子庙前自鸩殉国。谥刚介。《清史稿》入《忠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0—1891 【介绍】: 清湖北蒲圻人,初名于逵,榜名霖若,字云黼,晚号赘叟,又号楚天渔叟。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工书善诗。有诗文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
姜玮,字慈屺,朝鲜人。有《古欢堂集》。
简介
朝鲜人,字仲武、韦玉、尧章,号慈屺、秋琴、古欢、听秋。

人物简介

维基
金寿萱,字慈华,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人,祖籍浙江会稽。清朝进士。金寿萱少负隽才,能诗善文,弱冠之年即补之博士弟子员,与同乡李庆翱、李鸿畴为同学,互相切磋文义。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乡试,寿萱考中举人,识者皆期许其跻身翰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会试中式,廷试时,适逢肃顺监试,肃顺盛气凌人,欺慢士子,寿萱对其言语冲撞,结果尽管考中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却被诬陷夹带作弊,交刑部治罪,进士出身遭到剥夺,唯准许再次以原名应试。时人都以其冤屈。寿萱被放归后,其母仍然在世,于是不再求仕进,一心奉亲教子。地方有大事时,也能出力相助。咸丰十一年(1861年)、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两次袭扰山东,济南戒严,寿萱尽力赞助团防,修筑防御工事。寿萱閒居数十年,博览群书,培育后辈,“人无不景其行而悲其遇焉”。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传。
刘庠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901 【介绍】: 清江西南丰人,字慈民,号钝叟。咸丰元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历主徐州云龙、海州敦善、清江浦崇实各书院,先后三十余年。教人以勤学笃行为主。曾手写《十三经》,自号写十三经老人。有《俭德堂文集》、《紫芝丹荔房诗集》、《说文蒙求》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普德,字慈云。姓傅氏,大兴人也。母贾氏,慈心爱物,茹素奉佛。生子三,长次皆以痘殇,德最小尤钟爱,及痘发,复濒于危,乃虔心祷佛,愿度为僧,竟获安。九岁礼药王庙奇峰为师,未入寺而峰寂,因从同参长者学经典。寺有塾师,教授童蒙,日就正之,兼诵儒书,颇解文义。年十九,始祝发。道光二十五年冬,登潭柘山秉尸罗于西峰。由是亲近善友,栖息禅堂,精研毗尼,举止威仪,昕夕无懈,众以清才目之。后膺维那,充收掌,和辑僧伽,权衡出入,秋豪不爽。复擢引礼,至教授羯磨。二十年间,备𠪾辛勤,尤以谨慎小心,不昧因果为本,故一生廉介自持,不宝珍玩,不茍财利。尝曰:“珍奇异物,人之所欲,远之则无害。仁义道德,人之所尚,行之则致祥。吾辈身登戒品,当力除贪嗔,勉修梵德,庶报佛恩耳。”翊教寺海然,察其功行,知为法门砥柱,以所得敕封阐教禅师达天理祖衣卷付之,为贤首宗三十四世,达天第五传也。自得法后,益加策励。同治六年,为众推举,继席岫云,倡导清修,法侣云从,食指恒逾二千,法喜之盛,异于曩日。每念梵宇倾圯,风雨飘摇,游众往来,无所栖止,于是先立刹竿,以壮观瞻,次修斋堂以供僧饭,继而东西诸殿,南楼禅寮,左右廊庑,方丈、静室,上则舍利塔、大悲殿,外则龙潭、观音洞、少师室,阙者补之,旧者新之,金碧辉煌,参天耀日。其他则有黎园奉福寺,城内翊教寺,皆下院也,并严藻绘,蔚为大观,二者尤以奉福为香火出纳财产总汇之区。每当秋月春风,游客往来,檀越憩息,得信宿之安,免奔驰之劳,人多便之。普德幼性颖异绝伦,双眸炯炯如晓星,言笑不苟,素喜事佛,虽在尘俗,常默默端坐如僧伽,识者知为再来人。事母尤孝,所得䞋资,悉以供养,不使年老有所缺乏。既居丈室,更持平等,六时行道,一意念佛。法眼所照,职事得人,故能兴废起衰,所作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