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页
法缘慈
无缘慈
大慈悲行
多瞋众生慈悲观
修慈悯物
不修大慈之心
慈心善根发相
有慈悯心,不为衣食
慈葱
身慈和敬
口慈和敬
意慈和敬
身业行慈
语业行慈
佛类词典(续上)
慈悲平等,大作利益法缘慈
无缘慈
大慈悲行
多瞋众生慈悲观
修慈悯物
不修大慈之心
慈心善根发相
有慈悯心,不为衣食
慈葱
身慈和敬
口慈和敬
意慈和敬
身业行慈
语业行慈
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法缘慈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无缘慈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大慈悲行
【三藏法数】
大慈悲行者,谓起慈悲心,发大誓愿,愿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法华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是也。
大慈悲行者,谓起慈悲心,发大誓愿,愿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法华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是也。
多瞋众生慈悲观
【三藏法数】
谓多瞋恚之人,于诸违情之境,辄生忿怒。当用慈悲观治之,爱念悯伤一切众生,不于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众生慈悲观。
谓多瞋恚之人,于诸违情之境,辄生忿怒。当用慈悲观治之,爱念悯伤一切众生,不于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众生慈悲观。
修慈悯物
【三藏法数】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不修大慈之心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慈心善根发相
【三藏法数】
谓修禅之人,于其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或缘怨人,乃至五道众生,得乐之相,即发深定,悦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慈心善根发相。(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谓修禅之人,于其定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或缘亲人,或缘怨人,乃至五道众生,得乐之相,即发深定,悦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慈心善根发相。(五道者,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有慈悯心,不为衣食
【三藏法数】
谓或有病比丘死,佛令常视病者,受其衣物;时有略曾瞻病者,亦取衣物,佛言:不应如是。故看病人,但当以慈悯为心,不可为衣食也。
谓或有病比丘死,佛令常视病者,受其衣物;时有略曾瞻病者,亦取衣物,佛言:不应如是。故看病人,但当以慈悯为心,不可为衣食也。
慈葱
【三藏法数】
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
慈葱者,乃葱之正名也。
身慈和敬
【三藏法数】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与众生,一切乐事,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金刚之身,是以敬之如佛,故名身慈和敬也。(金刚者,言法性之身不可坏。)
口慈和敬
【三藏法数】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与众生说一切法,令其得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上上清净口业,是以敬之如佛,故名口慈和敬也。(上上,谓佛也。)
意慈和敬
【三藏法数】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谓比丘住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众生诸根性欲,与众生乐,无有乖诤;亦知众生悉有佛性,未来必得心如佛心,是以敬之如佛,故名意慈和敬也。
身业行慈
【三藏法数】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是名身业行慈。(梵行,即净行也。)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是名身业行慈。(梵行,即净行也。)
语业行慈
【三藏法数】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他不闻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是名语业行慈。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他不闻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是名语业行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