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敬老慈少
敬老慈幼
敬老慈稚
七周行慈
三界慈父
三种慈悲
三种缘慈
三慈
三缘慈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慈恩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慈
词典(续上)
起慈悲心敬老慈少
敬老慈幼
敬老慈稚
佛类词典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七周行慈
三界慈父
三种慈悲
三种缘慈
三慈
三缘慈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慈恩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大慈
《漢語大詞典》:敬老慈少
见“ 敬老慈幼 ”。
《漢語大詞典》:敬老慈稚
见“ 敬老慈幼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七周行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于怨亲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亲,二、中品之亲,三、下品之亲,四、中人非冤亲,五、下品之冤,六、中品之冤,七、上品之冤也。三乐者,上乐中乐下乐也。如是之境分七种。向其境运与乐之念也,其中向上亲与上乐最易故以为最初。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周者,周遍也。佛为多瞋众生,令修众生缘慈之观而对治之,不出七境,先亲而后冤者,从易而至难也。若以平等之心观之,何冤何亲,于此七境,境境悉以三乐与之,使冤亲无间,故先假作此观,以破瞋障。而于众生,实未得其乐也。(多瞋者,谓于违情之境,多所忿恨也。众生缘慈者,谓缘念一切众生如父母等想,慈悯爱念,而与其乐也。从易至难者,谓亲与乐则易,而冤则难也。三乐者,谓佛之乐为上乐,菩萨之乐为中乐,诸天之乐为下乐也。)
〔一、上品亲〕,上品亲谓己之父母师长也。
〔二、中品亲〕,中品亲谓己之兄弟姊妹也。
〔三、下品亲〕,下品亲谓己之朋友知识也。
〔四、中人〕,中人谓非己之冤,非己之亲也。
〔五、下品冤〕,下品冤谓曾害己之朋友知识者也。
〔六、中品冤〕,中品冤谓曾害己之兄弟姊妹者也。
〔七、上品冤〕,上品冤谓曾害己之父母师长者也。
(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慈。周者周遍,于怨亲周遍平等也,又周遍而行之也。七境者,一、上品之亲,二、中品之亲,三、下品之亲,四、中人非冤亲,五、下品之冤,六、中品之冤,七、上品之冤也。三乐者,上乐中乐下乐也。如是之境分七种。向其境运与乐之念也,其中向上亲与上乐最易故以为最初。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周者,周遍也。佛为多瞋众生,令修众生缘慈之观而对治之,不出七境,先亲而后冤者,从易而至难也。若以平等之心观之,何冤何亲,于此七境,境境悉以三乐与之,使冤亲无间,故先假作此观,以破瞋障。而于众生,实未得其乐也。(多瞋者,谓于违情之境,多所忿恨也。众生缘慈者,谓缘念一切众生如父母等想,慈悯爱念,而与其乐也。从易至难者,谓亲与乐则易,而冤则难也。三乐者,谓佛之乐为上乐,菩萨之乐为中乐,诸天之乐为下乐也。)
〔一、上品亲〕,上品亲谓己之父母师长也。
〔二、中品亲〕,中品亲谓己之兄弟姊妹也。
〔三、下品亲〕,下品亲谓己之朋友知识也。
〔四、中人〕,中人谓非己之冤,非己之亲也。
〔五、下品冤〕,下品冤谓曾害己之朋友知识者也。
〔六、中品冤〕,中品冤谓曾害己之兄弟姊妹者也。
〔七、上品冤〕,上品冤谓曾害己之父母师长者也。
三界慈父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佛也。以佛垂教导迷于三界之众至于善所故也。
(杂语)谓佛也。以佛垂教导迷于三界之众至于善所故也。
三种慈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缘,法缘,无缘也。(参见:慈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名法缘慈悲心。三无缘慈悲,此慈悲惟在诸佛,盖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见智度论二十,佛持论五,涅槃经。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悯爱护的心,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名数)众生缘,法缘,无缘也。(参见:慈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名法缘慈悲心。三无缘慈悲,此慈悲惟在诸佛,盖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见智度论二十,佛持论五,涅槃经。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悯爱护的心,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三种缘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缘慈)
【三藏法数】
(出佛地论)
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
〔一、有情缘慈〕,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二、法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三、无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名数)(参见:三缘慈)
【三藏法数】
(出佛地论)
缘即缘系,慈即爱念。盖言菩萨常以大慈之心,缘念一切众生,令其皆得安隐快乐,故名缘慈也。
〔一、有情缘慈〕,有情缘慈,亦名众生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运大慈心而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有情缘慈。
〔二、法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了无自性。虽无自性,而能运大慈心以弘济之,令其皆得安乐,是名法缘慈。
〔三、无缘慈〕,谓菩萨以平等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一切众生自然获益,故辅行云:运此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是名无缘慈。
三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慈悲)
(名数)(参见:慈悲)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三缘慈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慈悲)
(名数)(参见:慈悲)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即中阿含须达多经之少分。
慈恩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有观,观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有也。二、空观,观遍计之一性为空也。三、中观,观诸法以遍计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圆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然此中道有二。对望中道者,如上所云,三性对望立非有非空之中道也。一法中道者,三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道之义也。其先遍计性为情有理无之法,故以情有之故非空,以理无之故非有,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其次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情无理有,妄情所执之依圆,其体性非有,离迷情之圣智之境,体性宛然,而非空,故亦非有非空之中道也。见义林章一本,观心觉梦钞。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观)
(术语)一、有观,观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有也。二、空观,观遍计之一性为空也。三、中观,观诸法以遍计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圆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然此中道有二。对望中道者,如上所云,三性对望立非有非空之中道也。一法中道者,三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道之义也。其先遍计性为情有理无之法,故以情有之故非空,以理无之故非有,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其次依他圆成之二性为情无理有,妄情所执之依圆,其体性非有,离迷情之圣智之境,体性宛然,而非空,故亦非有非空之中道也。见义林章一本,观心觉梦钞。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经名)一卷,唐提云般若译。佛在灵鹫山,对于十方之梵天,说慈心之法门。
大慈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大慈大悲)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慈心。
(术语)(参见:大慈大悲)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慈心。
大慈大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菩萨大慈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慈心和悲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
【俗语佛源】
给与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合称「慈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佛家以「慈悲为怀,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称」两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萨实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维《燕子龛禅师》诗云:「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萨心量广大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众生之相,故称「大慈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称佛。如《说岳》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别指称弥勒、观音两尊菩萨。弥勒(Maitreya)意为「慈氏」,是「未来佛」,当予众生未来之乐,号为「大慈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今现在之苦。号为「大悲菩萨」。后来,帮助别人、救人于患难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发慈悲」。亦用为祈求别人怜悯和帮助的话。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又如茅盾《赵先生想不通》:「啊哟!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说,罚我烂舌头!」(李明权)
(术语)佛菩萨广大之慈悲也。与乐为慈。拔苦为悲。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中略)菩萨大慈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法华经曰:「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慈心和悲心。给众生乐叫做慈;拔众生苦叫做悲。
【俗语佛源】
给与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合称「慈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佛家以「慈悲为怀,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称」两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萨实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维《燕子龛禅师》诗云:「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萨心量广大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众生之相,故称「大慈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称佛。如《说岳》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别指称弥勒、观音两尊菩萨。弥勒(Maitreya)意为「慈氏」,是「未来佛」,当予众生未来之乐,号为「大慈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今现在之苦。号为「大悲菩萨」。后来,帮助别人、救人于患难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发慈悲」。亦用为祈求别人怜悯和帮助的话。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又如茅盾《赵先生想不通》:「啊哟!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说,罚我烂舌头!」(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