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  拼音:guān zì zài pú sà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参见「观世音菩萨」条。
《国语辞典》:义不生财,慈不主兵(义不生财,慈不主兵)  拼音:yì bù shēng cái,cí bù zhǔ bīng
重义气则不与人争利,讲慈悲则不配带兵。《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义不生财,慈不主兵,必定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怕他远在万里,可以报我之仇,泄我之恨。」
《国语辞典》:老虎挂念佛珠(老虎挂念佛珠)  拼音:lǎo hǔ guà niàn fó zhū
(歇后语)假慈悲。老虎是凶狠的动物,挂上象徵慈悲的佛珠。比喻人为达目的,而装出慈悲、善良的伪象。如:「你中风了,他还对你这么好,其实是老虎挂念佛珠──假慈悲,想著你的财产罢了!」
《国语辞典》:五停心观(五停心观)  拼音:wǔ tíng xīn guān
佛教五种修行法。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五种禅观。此五种禅观分别对治贪欲、瞋恚、愚痴、我见、散乱心五种污染心。
《国语辞典》:拜水忏(拜水忏)  拼音:bài shuǐ chàn
从事慈悲水忏法的修行。参见「水忏」条。
《國語辭典》:大发慈悲(大發慈悲)  拼音:dà fā cí bēi
大大地发出慈爱怜悯。《喻世明言。卷三七。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就是兄弟也感之不尽了。」
《國語辭典》:猫哭老鼠(貓哭老鼠)  拼音:māo kū lǎo shǔ
(歇后语)假慈悲。如:「你既知他生活贫苦,为什么不帮他,只会猫哭老鼠──假慈悲。」也作「猫哭耗子」。
分類:慈悲
三种慈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众生缘,法缘,无缘也。(参见:慈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慈悲心。此多在凡夫或有学人之未断烦恼者而起。二法缘慈悲心,既断烦恼之三乘圣人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灭一异之相之人,但怜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随其意而拔苦与乐,名法缘慈悲心。三无缘慈悲,此慈悲惟在诸佛,盖诸佛之心,不住于有为无为性之中,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之中,知诸缘不实,颠倒虚妄,故心无所缘,但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取舍分别,故心无众生缘,使一切众生自然获拔苦与乐之益,名无缘慈悲心。见智度论二十,佛持论五,涅槃经。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如父母兄妹眷属,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烦恼的有学人所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破除我之相,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这是已断烦恼达于法空的三乘圣人所起的慈悲;无缘慈悲是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悯爱护的心,这是诸佛所独有的慈悲。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大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慈悲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佛之大智慧门之称。门者差别之义。
同体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起信论曰:「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又曰:「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故?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法缘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慈悲之第二。(参见:法缘)。
【佛学常见辞汇】
谓破除我之相,而对众生随力随意拔苦与乐,生起慈悲的心。
无缘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慈悲之一。(参见:慈悲)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慈悲之一,即心无分别,普救一切,不但对一切人类拔苦与乐,甚至扩展至一切有情动物,皆起怜悯爱护的心。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慈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乐曰慈,拔苦曰悲。四无量心中之二无量也。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佛学常见辞汇】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三藏法数】
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慈悲五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檀特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