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3
词典
5
分类词汇
438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蕴蓄
七情
铁心
灵魂
哀感
托意
情礼
火种
含识
情谊
本情
静念
情种
情景
动情
《國語辭典》:
蕴蓄(蘊蓄)
拼音:
yùn xù
积藏于内,未显露出来。
分類:
蕴蓄
蕴藏
积蓄
思想
感情
《國語辭典》:
七情
拼音:
qī qíng
1.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宋。苏轼〈睡乡记〉:「昏然不生七情,茫然不交万事。」
2.中医上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精神状态,为内伤病因。
分類:
七情
中医
七种
药物
感情
情绪
《國語辭典》:
铁心(鐵心)
拼音:
tiě xīn
1.心如铁硬。比喻无情。如:「铁心郎君」。
2.意志坚定。宋。
苏轼
〈
与李公择
〉二首之二:「虽兄之爱我厚,然仆本以铁心石肠待公。」
分類:
电机
坚贞
意志
死心塌地
坚定
坚定不移
志坚
变压器
品格
电磁铁
志向
感情
电器
《國語辭典》:
灵魂(靈魂)
拼音:
líng hún
1.附在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成分,一旦脱离躯体,人便死亡。也指人死后的鬼魂。《楚辞。屈原。九章。哀郢》:「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汉。
蔡邕
〈
陈留太守胡公碑
〉:「灵魂徘徊,靡所瞻逮;惟其伤矣,胸肝摧碎。」
2.心灵、精神。如:「灵魂深处」。《楚辞。屈原。九章。抽思》:「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3.指人格、良心。如:「他为了眼前利益,不顾大局而出卖灵魂。」
4.比喻居关键地位,具主导作用的因素。如:「他是班上的灵魂人物。」、「总教练是整个球队的灵魂,成败的关键。」
分類:
灵魂
迷信
人格
精神
生命
良心
思想
中起
主导
感情
躯体
决定
主宰
因素
物质
东西
《漢語大詞典》:
哀感
(1).谓悲伤感动他人。 晋
张华
《元皇后哀策文》
:“孰云不怀,哀感万夫。”
《
南史·刘杳传
》
:“﹝ 刘杳 ﹞十三丁父忧,每哭,哀感行路。”
(2).悲伤的感情。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风操
》
:“丧家朔望,哀感弥深。”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
:“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难胜。” 叶圣陶
《线下集·潘先生在难中》
:“生离死别的哀感涌上心头。”
分類:
悲伤
悲伤感
感情
他人
《漢語大詞典》:
托意(託意)
寓意;寄情。 汉 袁康
《
越绝书·外传本事
》
:“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託意。” 金 王丹桂
《望蓬莱·寄桃林口王都监》
词:“切恐灵机迷爱欲,不辞荒拙缀狂篇。缀意在毫牋。” 明
陈子龙
《岁暮遣怀》
诗之一:“惟应勉寂寞,託意丘中琴。”
分類:
托意
寓意
寄情
《漢語大詞典》:
情礼(情禮)
感情与礼仪。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唐
元稹
《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诰》
:“朕方藉良能,夺其情礼,起自哀疚,命为监临。”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
:“ 澄 待以客礼, 寳寅 请丧君斩衰之服, 澄 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齐衰之服给之。”
分類:
感情
礼仪
《漢語大詞典》:
火种(火種)
火耕。 唐
刘长卿
《送州人孙沅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诗:“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 宋
王禹偁
《畬田调》
:“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分類:
火种
火耕
《漢語大詞典》:
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
:“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
:“开发含识,济渡羣生。”
《
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
》
:“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
分類:
佛教语
有意识
有感
感情
生物
众生
《國語辭典》:
情谊(情誼)
拼音:
qíng yì
友谊、交情。《喻世明言。卷十。滕大尹鬼断家私》:「只有兄弟们,生于一家,从幼相随到老,有事共商,有难共救,真像手足一般,何等情谊!」《文明小史》第二十三回:「也罢!添此一重情谊,我们格外亲热些。」
分類:
情谊
相互
关切
敬爱
感情
恩情
《漢語大詞典》:
本情
(1).本心。
《后汉书·王望传》
:“今 望 怀义忘罪,当仁不让,若绳之以法,忽其本情,将乖圣朝爱育之旨。”
(2).实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
:“狡诈之徒,欲陷害怨家,恐细事不准,务张大其词,以耸上听,及其准后,始将所告本情説出。”
(3).原来的感情。
《
南史·范泰传
》
:“与 范 本情不薄,中间相失,傍人为之耳。”
分類:
本情
原来
本心
实情
感情
《漢語大詞典》:
静念
(1).沉思默念。
《
陈书·宣帝纪
》
:“兴言静念,夕惕怀抱。” 唐
聂夷中
《过比干墓》
诗:“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清
厉鹗
《雪晴》
诗:“苕颖行有时,静念造物恩。”
(2).使思想感情宁静、澄净。
《
云笈七籤
》
卷三六:“忌见一切生血物,宜斋戒静念。”
分類:
沉思
思想
感情
宁静
澄净
《國語辭典》:
情种(情種)
拼音:
qíng zhǒng
天性深于情爱的人。《聊斋志异。卷十二。寄生》:「父痴于情,子遂几为情死,所谓情种,其王孙之谓与?」世界文库四部刊要本《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比如要在梨园中求知己,便是爱女色的要于青楼中求一个情种,岂不大错?」
分類:
感情
爱情
特别
种子
丰富
《國語辭典》:
情景
拼音:
qíng jǐng
1.情感与景象。如:「情景交融」。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
2.情况、情形。《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母女姊妹深叙些离别情景,及家务私情。」《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方才听你说起那情景来,他句句话与你针锋相对,分明是豪客剑侠一流人物。」
分類:
情景
感情
情形
景色
《國語辭典》:
动情(動情)
拼音:
dòng qíng
发生情感。唐。李中〈
送人南游
〉诗:「浪迹天涯去,南荒必动情。」
分類:
动情
触动
情绪
动感
感情
激动
情欲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