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43
词典
5
分类词汇
438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寄言
幽思
感动
猖狂
动心
鼓瑟
疏远
血气
亲疏
凤鸣
中情
尽情
心远
歌哭
真情
《漢語大詞典》:
寄言
(1).犹寄语、带信。
《楚辞·九章·思美人》
:“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
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
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宋书·谢灵运传论》
:“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分類:
寄语
思想
带信
感情
寄托
诗文
《國語辭典》:
幽思
拼音:
yōu sī
1.深沉的思念。《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汉。王充《论衡。知实》:「心怀望沮,退而幽思。」
2.隐藏于内心的思想感情。南朝梁。
钟嵘
〈
诗品序
〉:「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
分類:
郁结
深思
沉思
思想
感情
《漢語大詞典》:
感动(感動)
动摇。感,通“ 撼 ”。 汉
王充
《
论衡·奇怪
》
:“ 后稷 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故曰:‘不坼不副。’”
《
北史·薛琡传
》
:“唯 琡 以 杲 为聚众无名,虽强犹贼, 元顥 皇室昵亲,来称义举,自 河阴 之役,人情骇怨,今有际会,易生感动。”
分類:
感动
动摇
《國語辭典》:
猖狂
拼音:
chāng kuáng
1.狂妄胡为。《庄子。山木》:「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文选。扬雄。赵充国颂》:「先零猖狂,侵汉西疆。」
2.形容气势猛烈。唐。
元稹
〈
有酒
〉一○章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飓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班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须。」
分類:
猖狂
狂妄
狂乱
清虚
随心所欲
气势
思想
放肆
势猛
自守
猛烈
感情
境界
文章
束缚
激荡
奔放
《國語辭典》:
动心(動心)
拼音:
dòng xīn
1.受诱惑而动摇心志。《孟子。公孙丑上》:「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那个样子,别说爷们看了要动心。连我自己看了都动心。」
2.内心受感动。《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分類:
动心
思想
感情
起波
波动
《國語辭典》:
鼓瑟
拼音:
gǔ sè
弹奏琴瑟。《老残游记》第九回:「就是我鼓瑟,你鼓琴吧!」
分類:
杨恽
与其
感情
《國語辭典》:
疏远(疏遠)
拼音:
shū yuǎn
远离而不亲近。《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也。」《红楼梦》第六回:「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也作「疏逖」。
分類:
疏远
遥远
不亲
疏淡
迂阔
亲近
文字
超逸
简短
迥异
不切实际
人
意境
差距
上感
感情
不着边际
距离
《國語辭典》:
血气(血氣)
拼音:
xuè qì
1.有血液、气息的动物。多指人类。《礼记。中庸》:「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因一时冲动所生的勇气。《列子。天瑞》:「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三国演义》第八六回:「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法,万希宽恕。」
分類:
血气
血液
血统
气质
血性
元气
和气
气味
气息
骨气
精力
感情
和动
动物
体内
维持
持生
生命
要素
《國語辭典》:
亲疏(親疏)
拼音:
qīn shū
亲近与疏远。《汉书。卷一○○。叙传上》:「因召宗族,各以亲疏加恩施,散数百金。」
分類:
亲疏
亲近
射箭
箭射
疏远
射中
感情
靶心
距离
偏离
远近
《漢語大詞典》:
凤鸣(鳳鳴)
(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
列仙传·萧史
》
:“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
五总志
》
:“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分類:
凤鸣
凤凰
凰鸣
鸣唱
优美
感情
乐声
情和
和洽
夫妇
《國語辭典》:
凤鸣朝阳(鳳鳴朝陽)
拼音:
fèng míng zhāo yáng
原指天下太平的祥瑞。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比喻性行及才华优异的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褚陶传》:「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亦比喻忠臣直谏,是种难得的美行。《新唐书。卷一○五。韩瑗传》:「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韩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也作「朝阳鸣凤」。
分類:
贤才
遇时
《國語辭典》:
中情
拼音:
zhōng qíng
1.内心。《楚辞。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文选。张衡。思玄赋》:「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贞节。」
2.真实的情形。汉。陆贾《新语。术事》:「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
分類:
中情
内心
内在
思想
真诚
感情
真实
才能
《國語辭典》:
尽情(盡情)
拼音:
jìn qíng
1.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不受拘束。唐。李中〈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
〉五首之五:「昔岁寻芳忻得侣,江堤物景尽情看。」《红楼梦》第三七回:「我若不把姐姐当作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话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
2.尽量报答他人的好意。《红楼梦》第四四回:「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尽情了。」
分類:
尽情
倾吐
尽心尽力
无情
全部
从意
真情
绝情
表达
不受
感情
拘束
《漢語大詞典》:
心远(心遠)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
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
困学纪闻·评诗
》
:“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
《金瓶梅词话》
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分類:
心情
感情
智虑
虑深
超逸
深远
疏远
胸怀
旷达
《漢語大詞典》:
歌哭
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强烈的感情。
《
周礼·春官·女巫
》
:“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请。” 郑玄 注:“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灵也。” 晋
张华
《
博物志
》
卷八:“ 雍门 人至今善歌哭,效 娥 之遗声也。” 清
谭嗣同
《除夕感怀》
诗:“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賸此时。”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诗:“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
分類:
强烈
感情
《國語辭典》:
真情
拼音:
zhēn qíng
1.实际的情形。《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恰才梦中之言,已见真情,幸勿相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法司奉旨提到人犯,用起刑来。那女子熬不得,只得将真情说出。」
2.真实的感情。宋。
陆游
〈
临江仙。鸠雨催成新绿
〉词:「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分類:
真情
实在
本心
真实
感情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