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3,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行歌
深情
情亲
木石
幽情
寄言
幽思
感动
猖狂
动心
鼓瑟
疏远
血气
亲疏
凤鸣
《國語辭典》:行歌  拼音:xíng gē
一边走路一边唱歌。《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國語辭典》:深情  拼音:shēn qíng
深厚的情谊。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漢語大詞典》:情亲(情親)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2).感情亲切。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宋 杨万里 《雨晴得毗陵故旧书》诗:“知我近来头白尽,寒暄语外更情亲。”
《國語辭典》:木石  拼音:mù shí
1.木和石。如:「他的度假小屋,木石环绕,甚为幽静。」《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山海经・北山经》:「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比喻没有知觉、感情。如:「心非木石,见人苦难,当伸援手才是。」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出囹圄中,谁可告愬者!」《宋书。卷八三。列传。吴喜》:「人非木石,何能不感。」
《國語辭典》:幽情  拼音:yōu qíng
深远的情思。《文选。班固。西都赋》:「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夏之日,风冷泉亭,可以蠲烦消暑,起人幽情。」
《漢語大詞典》: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國語辭典》:幽思  拼音:yōu sī
1.深沉的思念。《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汉。王充《论衡。知实》:「心怀望沮,退而幽思。」
2.隐藏于内心的思想感情。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
《漢語大詞典》:感动(感動)
动摇。感,通“ 撼 ”。 汉 王充 论衡·奇怪:“ 后稷 顺生,不坼不副,不感动母体,故曰:‘不坼不副。’”北史·薛琡传:“唯 琡 以 杲 为聚众无名,虽强犹贼, 元顥 皇室昵亲,来称义举,自 河阴 之役,人情骇怨,今有际会,易生感动。”
分類:感动动摇
《國語辭典》:猖狂  拼音:chāng kuáng
1.狂妄胡为。《庄子。山木》:「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文选。扬雄。赵充国颂》:「先零猖狂,侵汉西疆。」
2.形容气势猛烈。唐。元稹有酒〉一○章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飓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班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须。」
《國語辭典》:动心(動心)  拼音:dòng xīn
1.受诱惑而动摇心志。《孟子。公孙丑上》:「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那个样子,别说爷们看了要动心。连我自己看了都动心。」
2.内心受感动。《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坛,天子自竹宫而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國語辭典》:鼓瑟  拼音:gǔ sè
弹奏琴瑟。《老残游记》第九回:「就是我鼓瑟,你鼓琴吧!」
《國語辭典》:疏远(疏遠)  拼音:shū yuǎn
远离而不亲近。《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也。」《红楼梦》第六回:「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也作「疏逖」。
《國語辭典》:血气(血氣)  拼音:xuè qì
1.有血液、气息的动物。多指人类。《礼记。中庸》:「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2.因一时冲动所生的勇气。《列子。天瑞》:「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三国演义》第八六回:「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法,万希宽恕。」
《國語辭典》:亲疏(親疏)  拼音:qīn shū
亲近与疏远。《汉书。卷一○○。叙传上》:「因召宗族,各以亲疏加恩施,散数百金。」
《漢語大詞典》:凤鸣(鳳鳴)
(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國語辭典》:凤鸣朝阳(鳳鳴朝陽)  拼音:fèng míng zhāo yáng
原指天下太平的祥瑞。语本《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比喻性行及才华优异的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褚陶传》:「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亦比喻忠臣直谏,是种难得的美行。《新唐书。卷一○五。韩瑗传》:「自瑗与遂良相继死,内外以言为韩将二十年。帝造奉天宫,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为『凤鸣朝阳』。」也作「朝阳鸣凤」。
分類:贤才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