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3,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扇情
溢露
钟心
迁情
不了情
蕴蒸
知心话
酣饱
送怀
象征
侠情
才料
情操
离薄
么娘
《國語辭典》:煽情  拼音:shān qíng
以文字、言语、动作等煽动人内心的情绪。如:「这位作家擅长写煽情的爱情小说。」
分類:激发感情
《漢語大詞典》:溢露
(1).浓重的露水。 晋 张协 《七命》之一:“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2).指感情的外露。 谷风 《加勒比海上的黄昏》:“这时候首相好比听到一声晴天霹雳,虽然首相知道,在面对下属时应该怎样抑制他的溢露,才最有礼貌。”
《漢語大詞典》:钟心(鍾心)
钟情,感情专注。陈书·废帝纪:“二后钟心,三灵佇眷。”隋书·炀帝纪下:“故得 献后 钟心, 文皇 革虑。”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孝武 作赋悼亡,钟心内宠,情在儿女,语非军国。”
《漢語大詞典》:迁情(遷情)
改变感情或志趣。国语·晋语二:“死不迁情,彊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彊民獷俗,反志迁情,风尘不起,囹圄寂寞。”梁书·沈约传:“聊迁情而徙睇,识方阜於归津。”
分類:感情志趣
《国语辞典》:不了情  拼音:bù liǎo qíng
无法了结,令人难舍的感情。如:「在他的生命中,曾有一段刻苦铭心的不了情。」
《漢語大詞典》:蕴蒸
(1).积聚。 清 方苞 《修复双峰书院记》:“其上之教,下之学,所以藴蒸而致此者,岂一朝一夕之故与?”
(2).指郁积在内心的思想感情。《古文苑·李陵〈录别诗〉之一》:“因风附轻翼,以遗(遣)心藴蒸。” 章樵 注:“藴蒸,犹鬱陶也。言思我之人。”
《國語辭典》:知心话(知心話)  拼音:zhī xīn huà
亲切体贴的话。《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彭三先生把我邀在书房里说了半天的知心话。」
《漢語大詞典》:酣饱(酣飽)
指文笔酣畅,感情饱满。 秦牧 《艺海拾贝·巨日》:“没有酣饱的笔墨,就不能有真正的画龙点睛之妙。”
《漢語大詞典》:送怀(送懷)
指传达思想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标心於万古之上,而送怀於千载之下。”
《國語辭典》:象徵  拼音:xiàng zhēng
以有形的事物来表现无形的观念。即对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与看不见的事物等,都不直接予以指明,而根据理性的关联、社会的约定,从而透过某种意象为媒介,间接加以陈述的表达方式。
《漢語大詞典》:侠情(俠情)
见义勇为、舍己助人的感情。 叶圣陶 《穷愁》:“然侠情高义,往往于贫贱求之,惟贫民窟乃多和蔼乐善之人。” 郭沫若 《集外·侠情和友谊的纪念》:“他们的勇敢、敏捷、不顾危难的侠情和友谊,在我是深深地铭感着的。”
《國語辭典》:才料  拼音:cái liào
人物。含有鄙贱的意味。《金瓶梅》第二一回:「你躧不躧,不在于我,我是不管你傻才料。」
《國語辭典》:情操  拼音:qíng cāo
感情与操守。如:「爱国情操」。
《漢語大詞典》:离薄(離薄)
谓使关系疏远,感情淡薄。隋书·后妃传·文献独孤皇后:“ 周 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於舅姑,离薄人骨肉。”
《國語辭典》:么娘(麼娘)  拼音:mó niáng
1.这样、这么。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高杆首吊脊梁,木驴上碎分张,浑身的害么娘碗大血疔疮。」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你看我抖搜著老精神,我与你便花白么娘那小贱人!想著你二十载夫妻怎下的索休离。」也作「波娘」、「末娘」。
2.语气词。表示吧的意思。元。无名氏〈步步娇。不得温存〉曲:「独宿鸳帷甚情况,疾睡来么娘!百忙里铰甚么鞋儿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