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忍情
铁石人
亲热
凡念
费情
赡逸
忠情
冲动
表达
屈情
扇情
溢露
钟心
迁情
不了情
《漢語大詞典》:忍情
抑制感情。红楼梦第八十回:“ 迎春 虽不愿去,无奈 孙绍祖 之恶,勉强忍情作辞去了。”
分類:抑制感情
《國語辭典》:铁石人(鐵石人)  拼音:tiě shí rén
比喻铁石心肠,不易动情的人。元。季子安〈粉蝶儿。这些时意懒心慵套。醉春风〉曲:「雁柱轻移,冰弦款拨,便是那铁石人也情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真个是潘安之貌,子建之才,你便是铁石人也自意惹情牵。」
《國語辭典》:亲热(親熱)  拼音:qīn rè
亲近热络。《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著说话儿。」《红楼梦》第九一回:「且说宝钗母女觉得金桂几天安静,待人忽然亲热起来。」
《漢語大詞典》:凡念
凡人的思想感情。《四游记·铁拐屡试长房》:“ 铁拐 曰:‘汝凡念太重,不可度矣。’”
《漢語大詞典》:费情(費情)
用情;动感情。晋书·夏侯湛传:“而独雍容艺文,荡駘儒林,志不輟著述之业,口不释《雅》《颂》之音,徒费情而耗力,劳神而苦心,此术亦以薄矣。”
《漢語大詞典》:赡逸(贍逸)
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宋书·鲍照传:“ 鲍照 字 明远 ,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 宋 欧阳修 《〈释惟俨文集〉序》:“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咏美人指甲》:“ 宋 刘改之 造词赡逸。”
《漢語大詞典》:忠情
忠于君国的感情。《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军师美至,雅气曄曄,致命明主,忠情发臆。”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二:“夫 屈原 之《离骚》……务以忠情达志,非拘拘执笔凝思而为之也。”
分類:君国感情
《國語辭典》:冲动(衝動)  拼音:chōng dòng
1.因情绪过于激动,而诉诸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如:「他因一时冲动,铸成大错。」
2.勾引、诱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这等打扮,可冲动得那厮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休说别个,只这一套衣服也冲动他。」
3.冲撞撼动。《三国演义》第七○回:「张合军兵,反被自家败兵冲动,都屯扎不住,望后而走。」《东周列国志》第九回:「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
《國語辭典》:表达(表達)  拼音:biǎo dá
将心中的思想藉语文或行为的方式传递给别人知道,或传递讯息。如:「他的这番话,已经替我们表达了所有的意见。」「这幅图画充分表达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宋书。卷八七。列传。殷琰》:「先遣咫尺之书,表达诚款,然后素车白马,来诣辕门。」
《漢語大詞典》:屈情
(1).压抑感情。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皆屈情从制,不敢踰越。”
(2).犹冤枉。白雪遗音·马头调·捐功名:“屈情屈情,实实的屈情,并无那事情。” 柳青 《狠透铁》:“共产党实事求是哩,不屈情人。”
(3).指委屈之情。 梁斌 《红旗谱》三一:“多少屈情郁积在心里,今天像 黄河 决口一样,哇啦地哭起来。”
《國語辭典》:煽情  拼音:shān qíng
以文字、言语、动作等煽动人内心的情绪。如:「这位作家擅长写煽情的爱情小说。」
分類:激发感情
《漢語大詞典》:溢露
(1).浓重的露水。 晋 张协 《七命》之一:“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2).指感情的外露。 谷风 《加勒比海上的黄昏》:“这时候首相好比听到一声晴天霹雳,虽然首相知道,在面对下属时应该怎样抑制他的溢露,才最有礼貌。”
《漢語大詞典》:钟心(鍾心)
钟情,感情专注。陈书·废帝纪:“二后钟心,三灵佇眷。”隋书·炀帝纪下:“故得 献后 钟心, 文皇 革虑。”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孝武 作赋悼亡,钟心内宠,情在儿女,语非军国。”
《漢語大詞典》:迁情(遷情)
改变感情或志趣。国语·晋语二:“死不迁情,彊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彊民獷俗,反志迁情,风尘不起,囹圄寂寞。”梁书·沈约传:“聊迁情而徙睇,识方阜於归津。”
分類:感情志趣
《国语辞典》:不了情  拼音:bù liǎo qíng
无法了结,令人难舍的感情。如:「在他的生命中,曾有一段刻苦铭心的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