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分情
豪荡
传染
滞积
滞情
木肠
合耦
儿女仁
咏志
出性
表情
隙罅
入魔
铁心肠
中私
《漢語大詞典》:分情
谓感情不同。《宋书·谢灵运传论》:“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
分類:感情
《漢語大詞典》:豪荡(豪蕩)
亦作“ 豪宕 ”。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國語辭典》:传染(傳染)  拼音:chuán rǎn
疾病由一个体侵入另一个体。可分为直接接触的直接传染,以及需靠媒介传播病菌的间接传染。
《國語辭典》:滞积(滯積)  拼音:zhì jī
1.因滞销而积存的货物。《左传。襄公九年》:「国无滞积,亦无困人。」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粟帛滞积,大业惟兴。」
2.郁积困顿的感觉。汉。蔡邕瞽师赋〉:「舒滞积而宣郁,何此声之悲痛兮。」
《漢語大詞典》:滞情(滯情)
积聚于胸中的感情。汉武故事:“帝滞情不遣,慾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
《漢語大詞典》:木肠(木腸)
形容心肠硬,不动感情。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沉香石》:“欲随 楚 客纫兰佩,谁信 吴 儿是木肠。”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二》:“ 苕溪渔隐 曰:‘诗中言 宋广平 为铁心, 夏仲御 为木肠。’” 明 高启 《夜雨》诗:“不是覊人是木肠,怕愁不敢忆思乡。” 清 金农 《题鲍十四游邓尉探梅诸诗》之一:“ 鲍清风 是木肠儿,铜井铜阬践素期。”参见“ 木人石心 ”。
《國語辭典》:木人石心  拼音:mù rén shí xīn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没有知觉,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动其心。《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夏统传》:「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漢語大詞典》:合耦
(1).两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谓相佐助。周礼·地官·里宰:“以岁时合耦于耡,以治稼穡。” 郑玄 注:“《考工记》曰:‘耜广五寸,二耜为耦。’此言两人相助耦而耕也。”
(2).感情融洽的配偶。 章炳麟 《訄书·订文》:“耦怨,匹也;合耦,匹也。其匹同,其匹之情异,则别以逑、仇。”
《漢語大詞典》:儿女仁(兒女仁)
妇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唐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诗之二:“何必儿女仁,相看泪成行。”
《漢語大詞典》:咏志(詠志)
谓以诗歌抒发心志。《诗刊》1977年第11期:“在历代诗人笔下,对山的咏唱,决不是对自然美的单纯描摹,它们无不……‘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以咏志耳。”
谓以诗歌抒发思想感情。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諼” 唐 孔颖达 疏:“美君子执德弘信道篤也,歌所以咏志,长以道自誓,不敢过差其言。”
《漢語大詞典》:出性
超出常情。形容感情程度之深。 徐志摩 《我的祖母之死》:“我满心充塞了死象的神奇,同时又须顾管我有病的母亲,她那时出性的号啕,在地板上滚着,我自己反而哭不出来。”
《國語辭典》:表情  拼音:biǎo qíng
由脸部的表现和身体的动作,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好恶等情感。如:「他脸上流露出兴奋的表情。」
《國語辭典》:隙罅  拼音:xì xià
裂缝。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诗:「至今馀隙罅,流出千斛乳。」
《國語辭典》:入魔  拼音:rù mó
1.专注迷恋于某事物,已至失去理智的地步。
2.误入邪道。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钟、谭论诗入魔,李崆峒作诗落套。」
《國語辭典》:铁心肠(鐵心腸)  拼音:tiě xīn cháng
心肠如铁。喻无情。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
《漢語大詞典》:中私
内心的感情。 五代 齐己 《戊辰岁江南感怀》诗:“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