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3,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情变
前情
母爱
色授
抑情
流露
情调
发志
情交
幽悰
要好
平情
驰辞
西定
多情种
《國語辭典》:情变(情變)  拼音:qíng biàn
情感的变化。如:「我们希望经过情变后,对于感情的看法能更成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故铺观列代,而情变之数可监。」
《國語辭典》:前情  拼音:qián qíng
旧情、昔日情谊。如:「虽已经过多年,他仍是前情难忘,依恋不舍。」
分類:先前感情
《國語辭典》:母爱(母愛)  拼音:mǔ ài
母亲对儿女的爱。如:「母爱是伟大的。」《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列传。中宗八女》:「内倚母爱,宠倾一朝,与安乐宜城二主、后媦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赇谒纷纭。」
《漢語大詞典》:色授
用神色传递内心的感情。多指男女之间的情爱。 唐 张柬之 《大堤曲》诗:“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每作房中之戏,招与共事,两情益篤,时色授而手语之。”参见“ 色授魂与 ”。
《國語辭典》:色授魂与(色授魂與)  拼音:sè shòu hún yǔ
形容彼此神交心会,情投意合而不著痕迹。汉。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也作「色授魂予」。
《漢語大詞典》:抑情
克制感情。 汉 班昭 《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欲坐望显报者,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愿。”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馀恨》:“事当逆来顺受,抑情就礼通古今。”
分類:克制感情
《國語辭典》:流露  拼音:liú lù
无意中显现出来。如:「真情流露」。《镜花缘》第四○回「满腔思亲之意,句句流露纸上。」
《國語辭典》:情调(情調)  拼音:qíng diào
情趣格调。唐。杜牧 初春雨中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诗:「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宋。晁补之〈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词:「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
《漢語大詞典》:发志(發志)
(1).激发志气;立志。易·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孔颖达 疏:“虽处幽闇而不为邪,是有信以发其丰大之志。” 北齐 刘昼 新论·激通:“因窘而发志,缘阨而显名。”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他赶不上斋呵,他自然发志也呵,他必然去寻他的道路去也。”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急回书房,心中回转,发志勤学。”
(2).抒发思想感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歟。” 唐 权德舆 《送台州崔录事二十三丈赴官序》:“釃酒以祖道,歌诗以发志。”
《漢語大詞典》:情交
(1).交游,朋友。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顾情交之永絶,覬云客之暂如。”
(2).指不同感情的交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
《漢語大詞典》:幽悰
隐藏在内心的感情。 明 吴承恩 《陌上佳人赋》:“客悟,请退。余扉自扃,篝鐙旅壁,戏书幽悰。”
《國語辭典》:要好  拼音:yào hǎo
1.情谊很好。《文明小史》第四七回:「白趋贤先同张宝宝要好,后来就娶他为妾。」
2.努力以求好。如:「他要好心切。」《镜花缘》第六五回:「武后览奏,因将原呈并履历看了一遍道:『这都是少年要好的心胜。』」
《漢語大詞典》:平情
(1).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庄生 之言,可谓平情以自律矣。” 叶圣陶 《语文随笔》:“ 江华 先生的一篇‘要努力驱逐使人糊涂的词汇’很有意思……指出诗人运用‘驱迫’、‘鸣过’、‘尿便’、‘拍抚’这些词汇,暴露了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努力中还有缺憾。他的解释可以说是平情之论。”
(2).犹言衡量。 林学衡 《哭钝初》诗:“平情功罪足千秋,噩耗遥传泪忍收。”
《漢語大詞典》:驰辞(馳辭)
不受拘束地、尽情地用文辞来表述某种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州家举进士,选试繆所堂;驰辞对我策,章句何煒煌。” 宋 曾巩 《祭张唐公文》:“实肴於豆,实酒於觴。驰辞告诚,维以永伤。” 宋 王安石 《祭范颍州仲淹文》:“涕哭驰辞,以赞醪羞。”
《漢語大詞典》:西定
傣族的一种乐器,类似二胡。傣族青年男女常用以传达感情。
《漢語大詞典》:多情种(多情種)
感情丰富的人。 郁达夫 《奉赠》诗之四:“怜君亦是多情种,瘦似 南朝 李易安 。”
分類:感情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