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语气(語氣)  拼音:yǔ qì
说话的口气。有决定、商榷、疑问、惊叹、祈使、命令等的分别。
《漢語大詞典》:追叹(追歎)
谓追溯往事而感叹。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种府君 ,临郡追叹功德。”三国志·吴志·薛莹传:“ 建衡 三年, 皓 追叹 莹 父 综 遗文,且命 莹 继作。”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同治元年》:“然而事已至此,不遑追叹。”
《漢語大詞典》:遗叹(遺歎)
(1).前人留下的歌咏或感叹。 晋 潘岳 《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乐生》诗:“雄图竟中夭,遗叹寄 阿衡 。”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2).泛指留下感叹。 晋 陆机 《感丘赋》:“於是徘徊 洛 涯,弭节 河 干,佇盻留心,慨尔遗叹。”
《漢語大詞典》:咱人
语气词。表示感叹或转折。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常言道是小富由人做,喒人这大富总是天之数。”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二折:“他安排着香饵把鰲鱼钓,准备着窝弓将虎豹射,喒人泰极多生否,再休想吉祥如意。”
《漢語大詞典》:抚襟(撫襟)
亦作“ 抚衿 ”。 抚摸衣襟。表示感叹。汉书·邹阳传:“功义如此,尚见疑於上,胁肩低首,絫足抚衿,使有自悔不前之心。”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二:“抚衿长叹息,不觉涕霑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悼亡〉》:“抚襟悼寂寞,怳然若有失。”
《漢語大詞典》:叹愤(歎憤)
感叹愤激。后汉书·宦者传·孙程:“自太子之废,常怀叹愤。”南史·柳元景传:“军士咸欲尽力,及闻降,莫不叹愤。”明史·徐学诗传:“举朝莫不叹愤,而无有一人敢牴牾者。”
分類:感叹愤激
《漢語大詞典》:欢叹(歡歎)
欢乐和感叹。 唐 鲍溶 《倚瑟行》:“臣惊欢叹不可放,愿赐一言释名妄。”
《漢語大詞典》:嗟惊(嗟驚)
感叹震惊。 南朝 齐 张融 《与从兄吴郡太守瓌书》:“ 吴郡 何晚,何须王反,闻之嗟惊,乃是阿兄。”
分類:感叹震惊
《漢語大詞典》:悲染丝(悲染絲)
墨子·所染:“ 子墨子 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亦作“ 悲素丝 ”、“ 悲丝染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 清 丘逢甲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之二:“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亦省作“ 悲丝 ”。 唐 罗隐 《谗书·屏赋》:“ 阮 何情而泣路, 墨 何事而悲丝。” 清 无名氏 《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鴟,可怜泣路悲丝,忠肝义胆,至今寝食常思。”
《漢語大詞典》:嗟慕
感叹仰慕。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躓,此意鋭而才弱也,至为后进士子之所嗟慕。”
分類:感叹仰慕
《漢語大詞典》:嗟屈
感叹委屈。 唐 韦应物 《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诗:“此去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分類:感叹委屈
《漢語大詞典》:吁然
感叹貌。《韩诗外传》卷九:“ 子贡 曰:‘ 赐 之师何如?’ 姑布子卿 曰:‘得 尧 之顙, 舜 之目, 禹 之颈, 皋陶 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此惟不及四圣者也。’ 子贡 吁然。”
分類:感叹
《国语辞典》:嗟悔  拼音:jiē huǐ
感叹悔恨。如:「嗟悔无及」。
分类:感叹悔恨
《漢語大詞典》:嗟羡
感叹羡慕。 元 张可久 《满庭芳·野梅》曲:“梦不到白玉堂前。空嗟羡。”
《漢語大詞典》:叹怅(歎悵)
感叹惆怅。 晋 王羲之 《殷侯帖》之五:“ 殷 废责事便行也,令人叹悵无已。”
分類:感叹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