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赵不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赵不愚,宗室,绍兴三十年进士,为政和令。乾道八年为文林郎、建康军节度推官。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二,嘉庆《泾县志》卷一○。
晁公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一○
晁公愚,乾道中为司农寺丞兼权提点坑冶铸钱公事。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五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96 【介绍】: 宋宗室,居饶州馀干,字子直。赵善应子。孝宗乾道二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光宗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几,和韩侂胄有隙。宁宗庆元元年,罢相出知福州。侂胄党仍诬贬不已,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为守臣所窘,暴死。后谥忠定。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全宋诗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寻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九年,出为福建路安抚使兼知福州,迁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孝宗卒,光宗以疾不能执丧,与外戚韩侂胄拥立宁宗,拜右丞相。在相位仅半年,即遭韩排挤出知福州,寻谪永州安置,至衡州暴卒,年五十七。谥忠定。有诗文集十五卷,已佚。编《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传世。事见清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忠定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五
赵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侨居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宗室,善应子。乾道二年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郎。历知信州、台州,除江西转运判官。入为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迁秘书少监权给事中,权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进直学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进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二年召为吏部尚书。四年知枢密院事。奉嘉王即皇帝位,进右丞相。因韩侂胄排挤,责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至衡州卒,年五十七。后谥忠定,封周王。著作有《太祖实录》、《国朝诸臣奏议》(存)及诗文集十五卷。见刘光祖《宋丞相忠定赵公墓志铭》(道光《馀干县志》卷二一),《宋史》卷三九二本传。
陆子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陆长民孙。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吕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历通判台州。宁宗即位,除太府丞。因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遇赦量移高安,卒。追谥忠。有《大愚集》。
全宋诗
吕祖俭(?~一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今属浙江)人。祖谦弟。以父荫入官。历监明州仓,衢州法曹,藉田令,司农簿。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六月,通判台州;十一月,除太府寺丞(《嘉定赤城志》卷一○)。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忤韩侂胄,韶州安置,后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著有《大愚集》,已佚。《宋史》卷四五五有传。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吕祖俭(?——一一九六),字子约,号大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监明州仓,将上,会祖谦卒,为终期丧。调衢州法曹,除籍田令,为司农簿,通判台州。宁宗继位,除太府丞。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改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庆元二年卒,谥曰忠。著有《大愚集》。见《宋史》卷四五五《吕祖俭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四、职官七三之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7—1244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子发,号准斋。通诸经、诸子。以父荫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理宗嘉熙间官至秉义郎。孝友忠恕,安贫乐道。有《准斋集》、《准斋杂说》等。
全宋文·卷六八八三
吴如愚(一一六七——一二四四),字子发,号准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颖悟好学,及长,通晓百家。以父任补承信郎,调福州连江县监税,再调监平江常熟县酒库。尔后退居乡里,研究理学,不求仕进。当时名公卿交荐,终执意不出。嘉熙中特授秉义郎,差监袭庆府东岳庙,任便居住。淳祐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准斋集》及《准斋杂说》(今存永乐大典本二卷)。见徐元杰《梅野集》卷一一《准斋先生吴公行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𨗨,字少愚,濡须(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人。宁宗庆元间知临江军。嘉定三年(一二一○),除户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八三)。事见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九八
王𨗨,无为军(今安徽无为)人。庆元中为朝奉大夫、权发遣临江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俊卿。宁宗庆元二年进士。累迁国子博士,改知贵州,有治绩。开禧初被召,上疏极陈时政,以忤韩侂胄罢归。结草堂于山中,著书讲学,师从者甚众,人称山堂先生。有《群书考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定襄人,字宜之,一名宜禄,号愚轩居士。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
中州集
元,字宜之,定襄人。经童出身,举进士不中,以年及调巩西簿。未几,失明。自少日博通书传,作诗有规矩。泰和以后,有诗名。河东李屏山为赋愚轩,有“落笔突兀无黄初”之句。愚轩,宜之自号也。用是名,益重。南渡以后,往来洛西,山中閒閒公雷御史、王子文、许至忠、崔怀祖,皆爱之。所至必虚左以待。为人有材干,处事详雅。既病,废无所营,为万虑,一归于诗,故诗益工。若其五言平淡处,他人未易造也。宜之之父(名淑,字清臣),由门资叙,与先陇城为莫逆交,故好问交㳺间,得宜之之诗为多。子颙,有隐节,今居乡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 【介绍】: 金真定人,女真族,本名胡里改门,字仲晦。章宗明昌二年进士。调深泽主簿,治有声。迁临沂令,招抚流民归业。宣宗贞祐中,累除保大军节度使,改翰林学士,参议陕西路安抚司事。
沈如愚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九七八
沈如愚,字元发,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熙元年进士。嘉定间官于福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殊,字愚牧,号敏斋,永康(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历江陵府、温州教授(《敬乡录》卷一○、《敏斋稿》卷末胡宗楙跋)。有《敏斋稿》,收入《续金华丛书》。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九
吕殊,字愚叔,号敏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皓子。为人方拙,守节安分。韩侂胄开禧兵败受诛,函其首以遗金人。殊上书林枢密大中,极言函三公之首送虏庭以求和议之非。嘉定元年进士及第,先后任江陵府、温州教授,刘光祖、叶适皆器重之。著有《敏斋稿》。见吕皓《云溪稿·与后溪刘先生书》及《敬乡录》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安钱塘人,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官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奉祠。卒谥文康。有《礼经会元》、《竹野诗集》。
全宋诗
叶时,字秀发,号竹野愚叟(《槜李诗系》卷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召为太常寺主簿。开禧元年(一二○五)除秘书丞,迁监察御史。嘉定元年(一二○八)累迁右谏议大夫,六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七四之四五)。理宗朝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西山文集》卷二○《赐知福州叶时乞畀宫观差遣不允诏》)。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六
叶时,字秀发,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进士甲科登第,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秘书丞、监察御史、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历事四朝,官台省二十年。尤精《周礼》之学,有《礼经会元》四卷(存)。卒,谥文康。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至元嘉禾志》卷一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一二六,《南宋制抚年表》卷下,《宋诗纪事》卷五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5—?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季昭,改字季汲,号竹林愚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累官大理评事。理宗即位,上疏论齐王事,忤史弥远,为御史所劾,削籍羁管象州,贬钦州卒。度宗初追谥刚简。
全宋诗
胡梦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又字季汲,号竹林愚隐,吉水(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历南安县、都昌县主簿。中大法科,授峡州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上疏讼济王冤,谪象州羁管。二年,移钦州,未行而卒。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追谥刚简。有《象台集》六卷、《竹林愚隐集》一卷。事见《象台首末》卷二《行述》,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七四二二
胡梦昱(一一八五——一二二六),字季昭,一字季汲,号竹林渔隐,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嘉定十年登进士第,历南安、都昌二县主簿。中大法科,授峡州司法,除大理评事。屡上言时事,言辞剀切。史弥远专权,扶立理宗。宝庆元年,湖州人潘壬等谋立济王竑,弥远逼死竑,追夺王爵。梦昱上书力辩济王之不幸,乞追赠褒崇,又贻书史弥远。弥远大怒,御史承风劾梦昱党附叛逆,与洪咨夔并逐,梦昱削籍羁管象州,病死于贬所。咸淳中追谥刚节。事迹见其子知柔所编《象台首末》卷二《行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智愚(一一八五~一二六九),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十六岁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净慈中庵皎和尚。过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从运庵和尚薙染,自此遍历诸老宿之门。游江淮湘汉,经荆门玉泉,过庐山东林。依福严无二月和尚,为典藏。参有修首座于南岳,深相契合。又访北禅礼和尚。回浙到净慈,见净和尚。由灵隐笑翁和尚荐为虎丘典藏。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世嘉兴府兴圣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报恩光孝寺。又移庆元府显孝寺。复迁瑞岩开善寺,居二年乞退,住万松山延福寺。继迁婺州云黄山宝林寺,居五年婴强寇之难,应东谷和尚举,入主冷泉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此据《语录》,《行状》作六年),在灵隐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寺。景定元年(一二六○),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此据《语录》,《行状》作三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十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法云撰《行状》。 释智愚诗,以辑自《语录》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五卷。辑自他书的诗附于卷末。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愚。字虚堂。四明人。具戒游参。见运庵颜公。言下了旨。出世历住十刹。化道风行。咸淳末。被诏住径山。室中设三转语。勘验学人。鲜有觏其机者。曰。己眼未明底。因甚将虚空。作布裤著。曰。画地为牢。因甚透这个不过。曰。入海算沙底。因甚向针锋头上翘足。又云。虚堂。初无门户。与人近傍。亦不置之于无何有之乡。只要诸人如铁。入土与土俱化。然后可以发越。其如运粪入者。吾末如之何。一日。举松源师临济示寂告众云。久参兄弟正路上行者。有只不能用黑豆法。临济之道。将泯绝无闻。伤哉。拈云。鹫峰老大。似倚杖骑马。虽无僵卧之患。未免傍观者丑。师先在净慈。入院日问答绝。忽天使踵门。传旨。问赵州因甚八十行脚。虚堂因甚八十住山。师。即举赵州行脚到临济话。颂曰。赵州八十方行脚。虚堂八十再住山。别有一机恢佛祖。九重城里动龙颜。使以颂回奏。上大悦。特赐米五百石。绢一百缣。开堂安众。后示寂。塔于直岭下曰天然。先是。高丽国王。请师于彼国说法。八载还山。问法弟子。随侍千指。至我明嘉靖间。高丽尚遣法嗣来此扫塔云。彼国法道。甚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