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宦官。天启初,为李永贞取入内直房主笔札。尽知永贞密谋事,不敢外泄。及魏忠贤败,为御史杨维垣所劾,充孝陵净军。又以永贞事坐罪大辟,久之得减罪释放。狱中痛己之冤,曾作《酌中志》自明。平生好学能文,亦工书。
赵之骅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之骅,字孟良,号是愚,南直隶应天府溧水县人。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知江西德化县,修学校以兴士,筑堤闸以利民,累官南礼部郎中、山东提学道佥事。与魏翰先、韩无疾、魏生直、魏吉、罗高偲等结文社,称湖滨六子。
刘若愚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若愚(16世纪—17世纪),字玄仲,河南归德府获嘉县人。少孤,力学。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初授行人司行人,事祖母诚孝,待伯仲友恭,遍交海内名贤,以忠义相勉励。生平学问本于心性,博览经传,皆得其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颛愚,一字谓明。姜应麟侄。天启二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擢御史,陈加派、督责等天下五大弊。忤旨,切责。又谏用宦官监边务。劾周延儒任用私人。巡按云南,临行切谏耗精神于摘抉细微及任用宦官,又忤旨切责。还朝后复劾温体仁。出视河东盐政,代还,乞归,未几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若愚,字知白,号愚公,湖广汉阳府汉阳县人,军籍。少从张绪讲学。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出太史李国𣚴之门。初谒,座师曰:“向初入塾,蒙师以兄文见课,苦其不能习诵受笞。今得称师友,甚幸。”李亦哭失声。初授温州府推官,平反殊死以下数千人。时赵南星、高攀龙秉宪,推东南贤者必首及之,卓异赴考选,媚珰者指为杨涟死友,遂谪常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博士,复迁刑部主事。会江西积欠金花银五十馀万两,群小趣珰言于部,委若愚督催,立限三月,稍后期即逮矣。公至江西,檄下,郡县皆感公忠诚,一月便起解,而逆珰伏诛。公报命,奉旨优叙,台省亦交章上荐,升兵部武选司。崇祯元年奉命犒大同师,上九边兵食冒帑,议战守策,又因旱陈言请诛魏党许显纯等七锦衣以慰忠魂,不雨请治臣罪,上立磔显纯等于市,甘霖大沛。寻升工部虞衡司员外郎,转营缮司郎中,崇祯三年主考广西。崇祯四年升兵部武选司郎中,以验试武举不力,降四级调外任。旋告病归。七年甲戌回部,大司马张公特疏荐为职方,吏部题补武选郎,武选于是肃然一清,上闻之,亦曰:京官不要钱者惟刘宗周、李若愚耳。八年乙亥升江西右参政,值流寇蔓延,抚军移镇,公选将材,备军实,严保甲,固城守,保障之功甚伟。岁祲,民大饥,倾橐治糜为倡,复便宜发积谷数十万石以赈,所全活无算。巡抚解公举公自代,俄连丧壮子,痛绝竟解绶归。为司理时,分校浙闱,庚午典试广西,乙亥主江西拔贡试,皆称得人。明末起废,召为太仆寺卿,以老辞不拜。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匡济,字方平,号樗庵,又号愚公,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民籍华亭县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应天府乡试六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六月授浙江钱塘知县,四年本省同考。时势家侵占西湖为园田,悉厘正之。五年拾遗,本年改徽州府教授。崇祯二年升国子监助教,三年升南礼部主事,四年起祠祭司郎中。崇祯六年(1633年)任江西南昌府知府,九年致仕。十年升江西提学副使,历官山东提学副使。初在浙分校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乡试,乌程淩忠清义渠其所取士也。妾翟氏,华亭人,夫殁,坐卧一小楼,兵至投井死。女沈氏,歙县吴期伸妻,清军破松江,携子女投河死。
姜思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姜思睿,字颛愚,一字谓明,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思睿少孤,事母至孝。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中书舍人,改湖广道御史。崇祯四年上陈天下五大弊,皆切中时病,其所言加派之害民心,毒怨得小患,巨与节省无法裁至驿递,递民失所,必将驱而为盗,后盗益起,略如思睿所言。四月管理屯马,六月巡按顺天。四年,帝分命内官往宣大、三边监视,思睿言祖法禁用宦官,不听。已,劾首辅周延儒奸邪,以家人周文为副将,弟素儒为锦衣,叔人瑞为中书,受赇行私诸不法状,请罢斥之。明年,给事魏呈润、御史李日辅建言被谪。踰月,仝官王绩灿疏荐刘宗周、惠世扬、李邦华、张凤翔,下法司拟问。思睿皆抗疏申救之,不听。五年七月,命巡按云南,濒行自陈万里远辞,百虑交集,窃见当今事势,四方无一宁宇,百姓无一安生,而阁部以阿顺取容,诸司以委蛇自固,讲幄之体貌日亵,言路之纠驳不灵。抚按以案牍为事功,守令以催科为殿最,阃外之抚剿游移靡定,帷中之遥制牵掣不尝,缇骑接踵于道途,冠裳骈迹于狴犴,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之于二三阉寺,实事不做,做事不实,嘉言不用,用言不嘉,厝火自安,不知变计。悠悠天下,安望有太平之日哉!疏上,旨切责之。云南时普酋怀异死妻范氏,遂结诸峒反,出扰临安、大理诸郡县,抚镇屡征不克。思睿至,自随数骑抵其峒,抚降之。滇两水,一昆明池,一澄江,皆广二三百里,泓口淤塞,山雨奔涨,久之淹没庐舍及田二百余万亩。思睿亲行视,先募民修堤外子河,以防暴水。后挖河中积滩,以泄大流。筑洱淙、邢园、白塔等七坝,四月而工成。又以滇咽喉要地,多空隙,未城,新筑城八,其旧土者皆易以砖,民咸赖之。思睿为御史久,再劾辅臣周延儒、成基命,后温体仁私书发,复劾其欺误,与温体仁互相诋毁,夺俸。出视山西河东盐政,为安邑故都御史曹于汴修建讲学书院,公余亲莅书院讲授。云南、山西两省俱肖像祀之,告假归里,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1667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定海人,字时望,晚号天愚山人。明崇祯十年进士。任广东番禺知县,捕盗息讼,多所建树。升工部主事,为人中伤,谪为福建幕僚。南明隆武时为兵科给事中。入清称病不仕。生平手抄经史百余卷,诗文皆直抒胸臆。卒于康熙五年十二月中。有《天愚山人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三
谢泰宗,字时望,镇海人。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南安府推官。有《天愚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望,定海人。崇祯丁丑进士,除南安推官有天愚山人集
维基
谢泰宗(?—17世纪),字默寘,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谢泰宗是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举人,次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广东番禺知县。县境盘古十八峒流寇长期未能剿灭,渠帅苏凤宇称王,号称万人;他出任南路监军剿灭流寇,用计抓获得苏凤宇。其同党潜伏山巅计划劫回首领,苏凤宇望见后大叫令绳子断裂,士兵不敢靠近;他立刻下马手与其搏斗,终于在军前斩杀苏凤宇示众。部下参将打算杀掉投降的数百人,拿出金盘玉带为献礼,他严词拒绝,令降兵免被杀害。谢泰宗因功迁任工部都水主事,遭中伤而谪为福建泉州推官。流寇入侵时,巡行视察;不久调任南安,因贪污被罚八千金助饷。隆武帝继位,黄道周推荐担任兵科给事中,受命前往浙江;福京失陷后加入柴楼军队,不接受张存仁推荐,到七十岁时去世。
高钦舜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高钦舜(?—1639年),字师愚(或思虞),号亦若,浙江嘉兴府嘉兴县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五十五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兵部观政,三年授知福建浦城县。七年充本省同考。崇祯元年(1628年)行取四川道御史,巡视银库,二年管城工,差巡按广东,四年两淮巡盐,五年巡按直隶,六年迁河南副使。八年京察,崇祯十年被太监杨显名弹劾侵吞税银,被逮入诏狱,十二年(1639年)秋被处斩,当日同斩的有工部郎中胡琏、御史张养等十五人,钦舜欲求先死,赂狱官将其名提前,斩后却得命停刑,而其余十一人得免死。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仲则、敬吾、警吾,号愚川、卧云翁、笑窝。
刘伯愚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河南商丘人,字千之。刘格子。诸生,博学强记,工于文辞。明末文体诡谲支离,伯愚守其家学,力纠其偏,与吴伯裔、侯方域、徐作霖有“吴侯徐刘”之目。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破商丘,投井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性洁,字润庵,别号乐愚,博野人,失其姓氏。童年依城西寺瑜伽师剃落,习读经论。年二十,随香者步至五台山,见师子窟法席之胜,乃求依止。时空印喜其年少气劲,许之入堂。三年之中,《华严大钞》与诸经论,听习已周,究竟佛法大旨,不在文字知见,因弃前日所蕴,敝衲一肩,孤身万里,𠪾抵诸祖道场,禅讲尊旨,一视无馀,拂衣竟去,仍归五台。空印视之曰:“南方行脚,一遭一领,破衲也,不曾换郤。”性洁曰:“师不与换,谁能换得?”空印颔之。万历庚子,随侍空印至燕京,止明因寺,启《楞严》法席。踰年南行,止双径凌霄峰下,而同侣观衡禅师方出天台,直造径山相访,见之大喜。是时茶熟,要衡入山摘茶。衡曰:“住山人贪心亦不除,多茶何为?”洁曰:“你也得饮。”衡曰:“我祗待人以茶饮我。”洁一喝,衡曰:“幸汝不似我般人。”已而衡去,洁亦结社匡山栖贤寺。未几,复持钵白门,缚茅于谢公墩右。虽在城市,萧然独处,瓦罐茶铛,更清于岩穴深处,真火宅中一团冰雪。有为烦热所逼,一与相接,顿入清凉,从此高人名士多就之消其俗燄,即廛肆若山林未舍人间,已超然世外矣。而大司马李公殿元刘公密契尤深,而印入心源者,则宗伯凌公、侍御陈公已形影无间。于是易茆茨以甍栋,俨然一功德林。因自栖贤来,亦额曰:“栖贤。”志不忘也。洁居此二十馀年,烟霞城市,变幻无时,心目间唯匡庐在望而已。以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示寂,卜塔于牛首山中,启穴则有山之耆宿号慧明者。先在其中,乃二函同葬,共作一塔,亦如多宝、释迦,分坐一塔,以示“十世古今,终始不离于当念,十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者也。癸未,释观衡为之铭,具《颛愚集》。
靖科元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靖科元(?—1645年),字两愚,号若谷,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邯郸知县,兴水利,锄奸弭盗,民怀其惠。五年降补河南按察司知事,六年升真阳知县,崇祯元年改任河南宜阳知县,二年擢刑部河南司主事,进工部屯田司郎中,四年以签京商事忤时相周延儒罢归,御史卫景瑗疏救不得。时流寇摇荡,荆楚江以北皆蹂躏,计非立寨清野,练乡勇无以御,遂于小崎山结寨,以保聚乡族。1645年,靖科元所在的小崎山被土寇攻破,靖科元及其长子靖乃心、次子靖乃试均殉难身亡。著有《若谷遗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8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长孺,号愚庵。明诸生。入清,弃科举。学问长于说经,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都有交往,与徐乾学亦相酬答,深得一时名流切磋之益。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著作,又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词学图录
朱鹤龄(1606-1683) 字长孺,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诸生。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著述甚富,有《愚庵诗文集》及《读左日钞》14卷,《禹贡长笺》12卷,《春秋集说》22卷,《诗经通义》20卷,《易广义略》4卷,及《尚书埤传》17卷。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五
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有《愚庵小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武陵人,字二华。天启二年进士。任高阳知县。以禁宦官魏忠贤生祠奏乐,逮狱几死,得有力者营救出狱。后起为兵部武选郎,终官户部右侍郎。
维基
唐绍尧,字延祖,号大愚,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会试副榜,任宜兴县教谕,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任高阳县知县,下车首禁魏忠贤生祠奏乐尚食,又珰族冉世魁叔侄争产相屠,绍尧籍其家赀充饷,忠贤怒,被逮下狱,坐赃三万,考掠惨酷。崇祯帝立,出绍尧狱中,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晋职方员外郎,崇祯六年(1633年)出守开封府,九年升河南汝南副使,平定流民之乱,当权者妒忌之,十年拾遗,降调山东运判。十一年改平乐知府,十二年迁陕西驿传副使,当时关中荒乱,弃婴遍地,绍尧收养以万计,十四年转浙江嘉湖参政,十五年降调,十六年补广西府江道参议。值粤西靖江王叛,绍尧监军擒其渠,以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永历时,以功晋户部右侍郎,未几卒,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