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欧阳学启(别称 欧学启 字 省微、觉先 号 古愚 )
郑经世(字 景任 号 愚伏、荷渠、乘成、石潨道人、松麓 )
朱光祚(字 上愚 )
余寅亮(号 愚公 )
王宗贤(字 淑颜 号 省愚 )
茅瑞徽(字 伯符 号 苕上愚公、澹泊居士 )
俞维宇(字 宪乔 号 如愚 )
刘策(字 范董、愚靖 )
周训(字 若甫 号 醒愚 )
聂绍昌(字 元玉、绳之 号 井愚 )
史树德(字 仲培、有愚 )
谢颜教(字 伯愚、公翼 号 卓如 )
释观衡(字 颛愚 赵 号 紫竹林 )
黄毓祺(字 介之 号 大愚 )
其它辞典(续上)
徐明(字 从愚 )欧阳学启(别称 欧学启 字 省微、觉先 号 古愚 )
郑经世(字 景任 号 愚伏、荷渠、乘成、石潨道人、松麓 )
朱光祚(字 上愚 )
余寅亮(号 愚公 )
王宗贤(字 淑颜 号 省愚 )
茅瑞徽(字 伯符 号 苕上愚公、澹泊居士 )
俞维宇(字 宪乔 号 如愚 )
刘策(字 范董、愚靖 )
周训(字 若甫 号 醒愚 )
聂绍昌(字 元玉、绳之 号 井愚 )
史树德(字 仲培、有愚 )
谢颜教(字 伯愚、公翼 号 卓如 )
释观衡(字 颛愚 赵 号 紫竹林 )
黄毓祺(字 介之 号 大愚 )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明(16世纪—1590年代),字从愚,陕西凤翔府岐山县人。同进士出身。徐衡之子,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次年授闻喜县知县,二十七年五月丁母忧,转任确山县,升任刑部主事,不久去世,人们都为他可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欧学启。明湖广长沙人,字省微。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河南中牟知县。时有太监横甚,学启不为礼。太监廷辱县丞,以胁学启,邑民愤太监不法,挞之几死。学启亦几得罪,因上官之助,得无恙。逾年卒官。维基
欧学启(?—1603年),字觉先,号古愚,湖广长沙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知中牟县。县有巨珰,学启不为礼,珰庭辱县丞、县尉将以胁学启,士民愤珰,交殴之,几死,学启亦濒于危,当事持之,得无恙。逾年卒于任。
人物简介
简介
郑经世(1563年—1633年),朝鲜王朝明宗(1545~1567在位)至仁祖(1623~1649)时期的学者。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光祚,字上愚,湖广省荆州府江陵县(今湖北省江陵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二年湖广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中式乙未科三甲二十九名进士。二十八年任钱塘县知县,改授邯郸县,擢官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后改考功司员外郎。万历三十五年,改文选司员外郎,同年升稽勋司郎中。万历三十九年,担任太常寺少卿。天启元年(1521年)三月起复太常寺少卿,二年三月,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四月升太常寺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三年八月升兵部左侍郎,仍旧协理戎政,闰十月升协理戎政左副都御史,加兵部尚书。四年秋七月升工部尚书、总理河道,五年二月乞休归。崇祯三年(1630年)十月起复为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后因黄河连年冲决,直犯泗陵,崇祯十三年(1640年)总督朱光祚、周鼎与刘荣嗣皆被逮入狱。朱、刘皆毙于狱,周免死遣戍。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二
余寅亮,号愚公。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八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宗贤,字淑颜,号省愚,山西太原府清源县军籍。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山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成都府推官,升户部云南司主事,监督南新仓,耗蠹一清,节剩以万计,为大司农赵所器重。改吏部主事,三十七年典试河南,晋验封司员外、考功司郎中,三十九年回籍养病。后升陕西左参政,分巡凤平道,以劳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伯符,号苕上愚公、澹泊居士。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泗水知县,历官兵部主事,迁郎中。以耿直遭排挤,官至南京光禄寺卿。有《象胥录》、《三大征考》、《东夷考略、图、东事答问》、《澹朴斋集》。
人物简介
维基
俞维宇,字宪乔,号如愚,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联捷乙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补山东登州府知府,调济南府知府。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擢山东东兖道副使,累迁山东参政,捐俸重新孟子庙,刻碑纪事。转湖广按察使、备兵苏松。升山东右布政使。天启元年(1621年)起为湖广左布政使,各直省乡试榜前列欲得魏姓以媚魏忠贤,楚闱榜发,任事者惟恐失魏姓人,维宇为提调,独厉声曰:立贤无方谓何至,公堂上岂容徇私。以此忤意,遂拂衣归。珰败,拟擢巡抚,会内艰,服未阕而卒,年五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 【介绍】: 明山东武定人,字范董。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保定新城知县入为御史。被指为叶向高私党,愤而托病辞官。天启中累官兵部右侍郎,协理军务。五年,被劾为东林党人,削籍。崇祯二年,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后金兵由大安口入内地,不能御。被劾,论死弃市。维基
刘策(1575年—1630年),字愚靖,号范董,山东武定州(今山东惠民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保定府新城县知县,入为监察御史,陷入党争,称病辞职。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秋,即家徙策为河南副使。策辞疾不赴。天启元年(1621年)春,起为天津兵备。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召入京,拜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天启五年(1625年)冬,党人劾其为东林党遗奸,于是削籍。崇祯二年(1629年)夏,起故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不久,后金由大安口入内地,刘策未能抵禦,被劾。祖大寿东溃,策偕孙承宗招使还。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与总兵张士显一同被逮问,论死,弃市。《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周训(1577年—1619年),字若甫,号醒愚,湖广衡州府耒阳县籍江西安福县人。癸卯湖广乡试八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三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进士。户部观政,授广东肇庆府高要县知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丁忧去职。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补唐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升刑部山东司主事,次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聂绍昌(1577年—1622年),字元玉,一字绳之,号井愚,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十九年辛卯科四川乡试举人,曾任四川长寿县学教谕,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进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接替熊剑化任华亭县知县一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吴之甲接任。四十八年擢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甘肃,以清直著,天启二年卒,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史树德(1570年10月25日—17世纪),字仲培、有愚,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史树德早年出身府学增广生,以《书经》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第二十一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会试中式后,未殿试,至二十九年(1601年)补殿试,成三甲进士,授浙江馀姚县知县,三十三年(1605年)转任秀水知县。此后,史树德入朝担任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调任祠祭清吏司郎中,两年(1618年)后升为陕西西宁道副使,历任广东右参政。天启五年(1625年)官至云南按察使。
人物简介
维基
谢颜教(?—?),字伯愚,别号卓如,河南开封府郾城县民籍。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举人,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所平反,为狱囚制衣,刑部尚书李志深嘉叹之。第三子谢槟,字公翼。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颛愚,霸州人。有《紫竹林集》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观衡,字颛愚。姓赵氏,霸人也。家世农业,母梦大士携童子入门,亟取抱之,遂生衡。性端凝,不好嬉戏。七岁从乡塾读,能通字义。质迈凡侪,顾喜近桑门,不乐章句。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观世音号,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渐有超尘之思,讲于父母不之许,乃潜逸。途遇五台山圆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栖迟五载。年十八,诣五台清凉山师子窟,参空印,令居侍寮,亲授经典。敷绎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无间寒暑。万历庚子,年二十二,随印至北京,侍楞严讲席,进菩萨戒,参达观。后历齐鲁吴越,叩雪浪、云栖二师。至天台华顶峰,喜其孤迥,结庵独处,读《楞严经》,豁然融彻。癸卯春,至双径访乐愚,寻过金陵,休夏长干。秋游九华,冬上匡山,卜静乾罡岭,苒荏数秋。尝月夜经行,忽焉省悟。遂下岭,礼育王舍利。复渡海。丁未再至天台。入闽,游武夷古寺。戊申夏,自瑞金入粤,游南华,冬进曹溪。己酉夏,见憨山于端州。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廪峰,误食草乌而病。壬子春,紫萝刘居士迎入荼陵,养疾云阳。冬讲《楞严》,释论朗彻,听者百馀人,风纪肃然。甲寅,过邵陵,车自心居士延居无念阁。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诸檀那于双清矶后,首辟荆棘,创建禅林,颜曰五台,不忘厥初。经语佛声,朗朗动听,启人信心,见闻随喜,大生欢悦。丁巳紫阳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静室,堂阁厨库,次苐落成,郑太史为题曰耑山兰若。地静人幽,阐志撰述,是夏著《心经小谈》。戊午春,集《律仪常轨》及《律学知要》。夏四月说戒,立《圆通忏法》一卷,并《戒坛规则》。壬戌作《中庸说白》及《天主说辩》。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诗,自道其生平甚悉,诗具集中。又以此方教体,在音与闻,舍闻无音,舍音无教,因述《礼观音仪》一卷,率众薰脩,得真实行者十五人,是则合音闻而为教体,即音闻而归圣性也。又著《金刚四依解》。丁卯,作《礼佛发愿仪》。己巳,著《首楞严经悬谈》。辛未,著《金刚般若略谈》。门人集所著,刻之成帙,衡名之曰《闭门语》。壬申,著《楞严四依解》。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诣德山,礼鉴大师塔,憩于乾明寺。常德荣王迎衡,于梅园说戒。冬至湘潭,居法宝庵。乙亥秋,去攸县,历云阳,过吉州,礼青原大师塔。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诣匡山,扫憨山师塔。秋下匡山,登云居,礼祖塔,主人味白请主法,不许,乃去云门。疾作,憩甘露庵,熊给谏青屿,与山中僧众,合词坚请。九月朔,入云居方丈。以禅堂久废,躬亲畚插。更建静室,筑罗汉堂。期年之间,楝宇一新。是时衡年已六十馀矣。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刘孝则翰撰青原祖庭之请,九月至青原。说戒结制,法席甚隆。壬午秋复归云居,筑桥于南溪,曰“安乐桥”,下镌隐语,有“再遇游鲜主盖豆函”八字,人莫之识。甲申,金陵士夫迎主石城清凉寺法席。时燕京已陷,明主死之。五月,建荐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诸臣道场。冬十月,得竹林于金陵城北,欲避烦嚣,卓锡此间,号曰紫竹林。更建禅堂及殿寮静室。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学百七十七人。五月三日疾增剧,命弟子音乘等摄林中事。四日招众居士谢别,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丁亥九月奉灵龛,诣云居建塔。衡广颡丰颐,平顶大耳,脩髯如戟,短发覆肩,岁一剃落。目光炯炯,学者见之不威而严。初侍空印,宗贤首,而禅宗印可于憨山。立法不为崖岸,不分门户,田夫牧童,礼不异节,故所至香花争迎。于《楞严》宗旨得最上正觉,所作法语偈颂包举深宏,今所见者有《语录》三十卷,而诗颂书疏附之。弟子音乘为编年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48 【介绍】: 明常州府江阴人,字介之,号大愚。天启间贡生,精佛学。崇祯时入复社。清顺治二年,江阴抗清起义,毓祺与门人徐趋举兵行塘,与城内兵相呼应。及城陷,亡去。后居通州湖荡桥,再谋起义,事露,逮系南京狱,死于狱中。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