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3,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愚诬
笼愚
阳愚
昔愚
愚滞
愚芚
愚亭
愚谬
愚滥
愚赣
愚憧
纯愚
黔愚
暗愚
外愚
《漢語大詞典》:愚诬(愚誣)
愚妄无据。韩非子·显学:“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料民》:“惑於神怪愚诬之説,而以是徵 幽 之废灭。”
分類:愚妄无据
《骈字类编》:笼愚(笼愚)
列子:圣人以智笼群愚。
《骈字类编》:阳愚(阳愚)
蜀志:张裔传: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临发,权乃引见,谓裔曰: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闾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曰: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徼倖,得全首领,五十八以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閤,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晋书范弘之传:每观载籍,志士仁人,有发自中心任直道而行者,有怀知阳愚、负情曲从者,所用虽异,而并传后世。
《韵府拾遗 虞韵》:昔愚
刘昼新论:昔愚而今贤,故丑。
《漢語大詞典》:愚滞(愚滯)
愚笨迟钝。《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至於四时之祀,或有不临,池苑之观,或有仍出,臣之愚滞,私不自安。”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寻兹失所起,良由作者情多忽畧,识惟愚滞。” 清 曾国藩 《翰林院庶吉士莫君墓表》:“听者虽愚滞未尝不怡,如旱苗之得膏雨也。”
《漢語大詞典》:愚芚
无知貌。庄子·齐物论:“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成玄英 疏:“愚芚,无知之貌。”
《分类字锦》:愚亭
柳宗元愚溪诗序: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
分类:亭榭
《漢語大詞典》:愚谬(愚謬)
愚昧乖谬。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方术》:“ 刘向 惑於《鸿寳》之説, 君游 眩於 子政 之言,古今愚谬,岂惟一人哉!” 清 姚鼐 《复张君书》:“举纤介之微长,掩愚谬之大罪。” 梁启超 《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大约为开风气起见,先须广其识见,破其愚谬。”
分類:愚昧乖谬
《國語辭典》:愚滥(愚濫)  拼音:yú làn
1.愚蠢笨拙。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笑你个愚滥的东坡尚不知,也只是肉眼凡眉。」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这小的他却痴迷愚滥,只图穿吃。」
2.行为放荡,胡作非为。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据著你那愚滥荒唐,你怎消的那乌靴象简,紫绶金章。」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将我这逆耳良言不瞅,愚滥荒淫出尽丑。」也作「馀滥」、「渔滥」。
《漢語大詞典》:愚赣(愚贛)
见“ 愚戇 ”。
《國語辭典》:愚戆(愚戇)  拼音:yú zhuàng
痴騃、鲁直。《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不想李某愚戆,不习礼法,触忤了副大使,实系某之大罪。」
《漢語大詞典》:愚憧
愚笨。史记·三王世家:“臣 青翟 、臣 汤 等宜奉义遵职,愚憧而不逮事。” 宋 王安石 《进〈字说〉表》:“道衰以隐,官失学废,循而发之,实在圣时,岂臣愚憧,敢逮斯事?”
分類:愚笨
《韵府拾遗 虞韵》:纯愚(纯愚)
宋书武帝纪:司马休之表:群小之言,远近噂𠴲,而臣纯愚闇信必谓不然。
《漢語大詞典》:黔愚
指平民百姓。 唐 韦瓘 《南陵县大农陂记》:“且黔愚皆苦於始作,而泰於成功。”
《漢語大詞典》:暗愚
愚昧。 宋 梅尧臣 《乐椽自淮南回示新诗》诗:“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 刘长卿 。”
分類:愚昧
《骈字类编》:外愚
魏志荀攸传,见内智下。柳宗元答周君巢书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