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99,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意匠
花意
恣意
意可
会意
笔意
讵意
意相
意远
专意
锐意
意得
物意
不得意
微意
《國語辭典》:意匠  拼音:yì jiàng
语本《文选。陆机。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后指作文、绘画、设计时之命意,有如匠人之构思。宋。陆游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诗:「壮君落笔写岷嶓,意匠自到非身过。」
《漢語大詞典》:花意
花的意态。 唐 孟郊 《看花》诗:“高歌夜更清,花意晚更多。” 宋 陈师道 《晦日》诗:“人老时情薄,春深花意微。” 宋 范成大 《寿栎堂前小山峰凌霄花开因名之曰凌霄峰》诗:“山容花意各翔空,题作 凌霄 第一峰。”
分類:意态
《國語辭典》:恣意  拼音:zì yì
纵心、任意。《列子。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南唐。李煜〈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词:「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漢語大詞典》:意可
香名。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饮食器用:“意可香,初名宜爱。或云:此 江南 宫中香,有美人字曰 宜 ,爱此香,故名宜爱。 山谷 曰:‘香殊不凡,而名乃有脂粉气。’易名曰意可。”
分類:香名
《國語辭典》:会意(會意)  拼音:huì yì
1.六书之一。指合成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意义的造字法。如日月为明、人言为信。汉。许慎 说文解字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也称为「象意」。
2.领悟、了解。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薛仁贵征辽事略》:「张士贵目视刘君昴教出,君昴会意,立于帐下。」
3.中意、合意。《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田游岩传》:「游于太白山,每遇林泉会意,辄留连不能去。」
《國語辭典》:六书(六書)  拼音:liù shū
1.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
2.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
《國語辭典》:笔意(筆意)  拼音:bǐ yì
指诗文或书画所表现的意态、情致、旨趣、风格等。《新唐书。卷九七。列传。魏徵》:「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隶,以笔意传其子华及甥薛稷。」宋。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二首之一:「笔意不如当日健,鬓边应也雪千茎。」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晋唐小楷真迹》:「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续录二》:「或曰:『此青雷自作,托之古人。』然青雷诗格婉秀,如秦少游小石调,与二诗笔意不近。」
《漢語大詞典》:讵意
同“讵料”
《國語辭典》:讵料(詎料)  拼音:jù liào
那里想到,表示意想不到。如:「本以为他会反对这个提议,讵料他不但赞成,还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讵料渠此次亲身到京,不贞之据,已被我拿住。」
分類:岂料
《漢語大詞典》:意相
犹意想。墨子·经说下:“若易五之一,以楹之摶也,见之,其於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于省吾 曰:“墨子·经説下‘意相也’,即意想也。”参阅《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二》
分類:意相意想
《漢語大詞典》:意远(意遠)
(1).谓胸怀旷达,意趣超逸。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 唐 杜甫 《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缓走到堤边,看那游人垂钓,忽听到数声清磐,度水穿林,更觉涤尽尘心,飘飘意远。”
(2).犹言想得很远。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六:“她的浅笑使你神往,她的小步使你意远。”
《漢語大詞典》:专意(專意)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汉书·贡禹传:“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於农。”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夫 武侯 之纵敌,务胜其心以持久,专意东方而无后忧,可谓善画矣。”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唐玄宗 ﹞自中年以后迷信神仙符箓,专意渔色享受。”
(2).特意。汉书·郊祀志下:“夫 周 秦 之末,三五之隆,已尝专意散财,厚爵禄,竦精神,举天下以求之矣。” 宋 梅尧臣 《戏作嫦娥责》诗:“ 裴生 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國語辭典》:锐意(銳意)  拼音:ruì yì
意志坚决。《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及壮耽学,锐意讲诵。」明。于谦忆老婢〉诗:「锐意取功名,辛苦事纸笔。」
《漢語大詞典》:意得
(1).谓心愿获偿。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 汉王 大败亏输, 项王 意得志满。”
(2).引申为称心如意,洋洋自得。南史·袁湛传:“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 宋 陈师道 《捕狼》诗:“一狼将四子,二岭走千羊。意得无前敌,时乖闕后防。”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或值徜徉山水之际,时而意得忘言。”
《漢語大詞典》:物意
(1).众人的心意。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态。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4).礼物与情意。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
《國語辭典》:不得意  拼音:bù dé yì
不称心、不如意。《红楼梦》第七一回:「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又说他自己也是不得意的人,有什么事不肯做。」
《漢語大詞典》:微意
(1).隐藏之意;精深之意。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主簿白以为倨。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增广徽猷者也。”魏书·和跋传:“ 毗 等解其微意,诈称使者,云奔 长安 追之不及。”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子能详微意,知所激刺,亦无患子矣。”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今之衮衮诸公及其叭儿,盖亦深知 中国 已将卖絶,故在竭力别求卖国者以便归罪,如《汗血月刊》之以 明 亡归咎于东林,即其微意也。”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操 《与诸葛亮书》:“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宋 王安石 《精卫》诗:“帝子衔寃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哉?”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非常感谢 佐藤 先生,你遇到他时,祈代转此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