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5,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广显定意经
调意
调练心作意
骂意经
独散意识
独头意识
随他意
随他意语
随自意
随自意语
随自意三昧
随求如意经
随意
随意闻法愿
佛类词典(续上)
精进如意足广显定意经
调意
调练心作意
骂意经
独散意识
独头意识
随他意
随他意语
随自意
随自意语
随自意三昧
随求如意经
随意
随意闻法愿
精进如意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参见:四如意足)
【佛学常见辞汇】
四如意足之一。
【三藏法数】
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术语)四如意足之一。(参见:四如意足)
【佛学常见辞汇】
四如意足之一。
【三藏法数】
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如意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佛学次第统编】
名四神足。前之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长,定力小故。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一、欲 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
二、念 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进 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慧 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谓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一、欲如意足,谓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二、精进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如愿满足也。三、念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谓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也。
(术语)又名四神足。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种之禅定也。前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总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义,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种之定而起,故名定为足,又神者灵妙之德,此定为能生灵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智度论十九曰:「问曰:四念处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虽有定,智慧精进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愿。四种定者:欲为主得定,精进为主得定,心为主得定,思惟为主得定。」然四如意足之称目,异说颇多,智度论及法界次第,列欲,精进,心,思惟,辅行七列欲,精进,一心,思惟,是同一也。俱舍论则列欲勤心观,四教仪则列欲念心慧。俱舍光记二十五曰:「此四者依加行而立名:一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二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三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住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四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加行位中虽有多法,而此四法资益最胜,故从此四者而名。」俱舍论二十五曰:「何缘于定立神足名,诸灵妙德所依止故。(中略)神谓受用种种神境,分一为多,乃至广说。足谓欲等四三摩地,此中佛说定果名神,欲等所生等持名足。」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种禅定,谓修此四者,则能如意开发神通。一、欲如意足,谓修道趣果的欲望增进。二、念如意足,谓念念一心,住于正理。三、进如意足,谓精进直前,功无间断。四、慧如意足,谓真照离妄,心不散乱。
【佛学次第统编】
名四神足。前之四念处中,修实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进。精进智慧增长,定力小故。今得四种之定以摄心,则定慧均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一、欲 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
二、念 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进 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慧 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乐,庄严彼法,故名为欲。谓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乐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乐欲,所愿皆得,是为欲如意足。(庄严彼法者,谓修希即心,令四念处身受心法之观成就也。)
〔二、念如意足〕,念者,专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念。谓若非一心,观法断绝;若能一心,所愿皆得,是为念如意足。
〔三、精进如意足〕,精进者,无杂曰精,无间曰进。谓惟专观理,使无间杂,故曰精进。凡所修习一切诸法,若无精进,事必不成;若能精进,所愿皆得,是为精进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者,思惟彼理,心不驰散也。谓凡所修习,若能思惟,所愿皆得,是为思惟如意足。
【三藏法数】
谓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一、欲如意足,谓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也。二、精进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如愿满足也。三、念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谓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也。
广显定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弘道广显三昧经之异名。
(经名)弘道广显三昧经之异名。
调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
(术语)制伏意之恶也。无量寿经上曰:「布施调意。」同净影疏曰:「修施治悭为调意。」
调练心作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种作意)
【三藏法数】
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患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
(术语)(参见:四种作意)
【三藏法数】
调练者,调停练习也。谓于可厌患之法,调停练习,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
骂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
独散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术语)亦曰散位独头之意识。第六意识于散位不伴前五识而起,不缘五尘之境,独缘三世诸法及空华水月等色之时也。
【佛学常见辞汇】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与独散意识同义。
(术语)四种意识之一。(参见:意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与独散意识同义。
随他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术语)随他意语之略。
随他意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他之机情而说方便之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他人的机缘而说的方便教法。
【三藏法数】
谓佛一向随顺他机之意,说于方便之法,导引众生,故名随他意语。
(术语)随他之机情而说方便之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他人的机缘而说的方便教法。
【三藏法数】
谓佛一向随顺他机之意,说于方便之法,导引众生,故名随他意语。
随自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术语)随自意语之略。
随自意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證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
【佛学常见辞汇】
佛随著自己之意而说自己亲證的真理,是如来三语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随顺自意,说自所證一实等法,故名随自意语。
(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證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
【佛学常见辞汇】
佛随著自己之意而说自己亲證的真理,是如来三语之一。
【三藏法数】
谓佛随顺自意,说自所證一实等法,故名随自意语。
随自意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随求如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之略名。
随意
【佛学大辞典】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参见:自恣)
(行事)安居竟日所行之作法名。旧译曰自恣。(参见:自恣)
自恣
【佛学大辞典】
(仪式)梵云prava%ran!a钵刺婆刺拿。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拿,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仪式)梵云prava%ran!a钵刺婆刺拿。旧翻自恣,新译随意。夏安居之竟日即在旧律为七月十六日,在新律为八月十六日,使他清众恣举己所犯之罪对他比丘而忏悔之,故曰自恣。又云随意,又随他人之意而恣举其所犯,故云随意。寄归传二曰:「梵云钵刺婆刺拿,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佛学常见辞汇】
僧众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已毕,便在大会中,任由众人恣举自己所犯之罪,并对著其他比丘作忏悔,叫做自恣,又名随意,即可以任由他人随意检举自己的罪过。
随意闻法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四十六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