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意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轮之一。(参见:三轮)
【佛学常见辞汇】
三轮之一。(参见:三轮)
【三藏法数】
意轮亦名记心轮。谓佛说法,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也。
意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意之趣向。法华经方便品曰:「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意愤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由没于意愤天处而降生于人间者,住于须弥山。止观私记五末曰:「婆沙云意愤天。」
意学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宗之学问。禅学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有佛心宗之名。禅源都序一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不相违。」传通缘起上曰:「道善意学。」
【佛学常见辞汇】
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
意树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人之意譬如树。谓善果恶果皆依意而结也。集沙门不应拜俗事序曰:「意树纷披。」
意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识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别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种之别:一独头意识,不与他之五识俱起,独起而汎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缘意识,与他五识同时而起,与彼共缘其境明了依之意识也。是心之现量。三五俱意识,与五识同时而起,缘五境傍缘十八界之意识也,是通于现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识,生于五俱意识之后念,缘前念五境之境,及缘他一切法之意识也,是全与独头意识相同。此独头意识之释,乃就六识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识家言之,则尚与末那识阿赖耶识俱起,非独头现行也。见百法问答钞二。又第六意识,六识中意识位于第六,故名。
【佛学常见辞汇】
六识之一。(参见:六识)
【三藏法数】
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三藏法数】
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谓意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即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若断此识,即成声闻、缘觉。(五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慈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欲与人以乐之意也。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当意即妙
【佛学大辞典】
(杂语)当位即妙之误。
道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道心。求无上道之心也。无量寿经上曰:「显现道意无量功德。」
立颂八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少字摄多义,能于少字摄多义也。二,赞叹多以偈颂,赞叹其德以偈颂,东西其揆一也。三,为钝根重说,佛为弟子说长行,有根钝而尚不解者,则重说偈颂也。四,为随喜乐故,佛见众机有欣乐偈颂者,随而说偈颂也。五,为后来徒故。佛为弟子说长行竟,或有新来之众,不闻前经,故为说偈颂也。六,为易受持故,长行之文句繁多,难于受持,故更说偈颂,使易记持也。七,增明前说故,初说长行,义有未尽,后说偈颂更明其义也。八,长行未说故,不说长行,直说偈颂,所谓孤起颂也。见华严大疏。
新发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新发求菩提之意者。是不限于出家,通称在家出家者也。然至后世乃限于新出家者(新发意谓四位以下者之出家,入道谓三位以上者)。法华经序品曰:「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名义集一曰:「阿夷怗,此云新学,亦云新发意。」
【佛学常见辞汇】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人。
新发意菩萨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菩萨之一。(参见:菩萨)
【佛学常见辞汇】
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菩萨,为二种菩萨之一。
【三藏法数】
论云:此菩萨初发心故,若生边地及邪见家,既不能度人,又自败坏善根。譬如真金在泥,终不变坏;若是铜铁在泥,则坏。是故新发意菩萨,不生边地及邪见家。(真金喻大力菩萨,铜铁喻新发意菩萨。)
漏尽意解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烦恼断尽而心意解脱也。是为小乘阿罗汉之證果。无量寿经下曰:「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维摩经佛国品曰:「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同注曰:「肇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断尽一切烦恼之后心意获得解脱,这是小乘阿罗汉所證得之果。
端心正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制止贪瞋痴之三毒而不作诸恶也。无量寿经下曰:「端心正意,不作众恶,甚为至极。」
称意华
【佛学大辞典】
(植物)翻译名义集曰:「须曼那或云须末那,又云苏摩那,此云菩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盖,须曼女生于须曼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