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慷慨陈词(慷慨陳詞)  拼音:kāng kǎi chén cí
陈词,陈述言词。慷慨陈词指意气激昂的陈述心中的见解。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六:「元末群盗纵横,时事不堪言矣。诗家慷慨陈词,多衰飒无馀地。」
《漢語大詞典》:沮异(沮異)
谓情绪低落,意见分歧。魏书·咸阳王禧传:“初欲勒兵直入 金墉 ,众怀沮异, 禧 心因缓。自旦达晡,计不能决,遂约不洩而散。”
《漢語大詞典》:咀唔
犹龃龉。谓意见不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何须畏》:“两公皆汉军,甚相得也,忽以事咀唔, 李 大愠。” 清 钱泳 《素不相能》:“吾乡 邹晓屏 相国,与 秦小峴 司寇素不相能,每有言论,輙彼此咀唔。”
分類:龃龉意见
《國語辭典》:狼多肉少  拼音:láng duō ròu shǎo
肉少而狼多,于是狼群多争食。比喻财物少而夺取者多。如:「他们几个朋友合资成立公司,后来却因劳逸不均,狼多肉少而内鬨,所以没有多久就倒闭了。」
《國語辭典》: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拼音: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谚语)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听一方的意见,则容易愚昧不明。汉。王符《潜夫论。明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漢語大詞典》:警辟(警闢)
谓言论、意见等深刻透彻而动人。 清 张祥龄 《半箧秋词序录》:“一篇之中,又不可杂合不配色;意鍊则辞警闢,自无浅俗之患。”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 章炳麟 亦有《驳康有为政见书》之作……文章高古而又警闢,故极为当时一般文人所喜读。” 秦牧 《艺海拾贝·巨日》:“这不仅是说,这种描绘应该警辟,而且也是说,还应该有足够的份量。”
《漢語大詞典》:没衷一是
谓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漢語大詞典》:谬会(謬會)
谦称自己的意见、言论正与人相合。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王瑶 注:“谬会谬合。”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 述 谓其子 综 曰:‘主上矜 卲 夙诚,特加曲恕,吾所言谬会,故特见酬纳耳。’”
《國語辭典》:明目达聪(明目達聰)  拼音:míng mù dá cōng
耳目不被蒙蔽。语本《书经。舜典》:「明四目,达四聪。」形容对事情有全面性的了解。《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伏乞将烟火停止,移此视听以明目达聪,省此资财以振饥恤困。」《清史稿。卷四四五。朱一新传》:「我皇太后、皇上明目达聪,岂有跬步之地而或敢售其欺?」
《漢語大詞典》:谋道作舍(謀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宋 宋祁 《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参见“ 筑室道谋 ”。
《國語辭典》:筑室道谋(築室道謀)  拼音:zhú shì dào móu
欲构筑房舍,而向过路的人请教如何做。语出《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比喻人多口杂,难有定论,以致不能成事。《歧路灯》第五回:「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起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二老师断以己见。」
《國語辭典》:民意测验(民意測驗)  拼音:mín yì cè yàn
利用直接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等方式,徵询民众意见,加以统计,从而推测一般民意的测验。也作「民意调查」。
《國語辭典》:谅解(諒解)  拼音:liàng jiě
了解实情后原谅或同意别人意见言行。如:「我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谅解。」《孽海花》第三二回:「割让台湾一事,在威毅伯为全局安危,策万全,忍痛承诺,国人自应予以谅解。」
《漢語大詞典》:两来子(兩來子)
有两个父亲的人。比喻受两种意见左右、拿不定主意的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元祐 末,已有‘绍述’之论,时 来之邵 为御史,议事率多首鼠,世目之为‘两来子’。”
《國語辭典》:力排众议(力排眾議)  拼音:lì pái zhòng yì
为维持自己的意见,竭力排除各种不同的议论。《清史稿。卷三七九。列传。陶澍》:「屡请复盐政专职,皆不许,澍益感奋,力排众议,毅然持之,卒获成效。」
《國語辭典》:理事会(理事會)  拼音:lǐ shì huì
采取理事制组织的机构,由会员中选出之理事若干人组成,依会员大会决议章程之规定,执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