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同意书(同意书)  拼音:tóng yì shū
双方达成协议所签署表示赞成意见的文件。
《漢語大詞典》:浮票
浮签。粘在书本或文稿上注出意见、便于随时揭去的小纸条。 明 王世贞 《答李驹书》之一:“见吾姪浮票中议拟数条,甚当。”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元稿返上,略商数字,识以浮票,未知有当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卷面用浮票填写姓名坐号,卷后用弥封。”
《國語辭典》:恭敬不如从命(恭敬不如從命)  拼音: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恭敬谦逊不如听从命令。《红楼梦》第六二回:「探春等笑道:『既这样,恭敬不如从命。』」
《國語辭典》:各持己见(各持己見)  拼音:gè chí jǐ jiàn
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多指意见不能统一。如:「开会时,大家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使得会议无法进行下去。」也作「各执己见」、「各执所见」。
《漢語大詞典》:各扭儿(各扭兒)
谓意见不合而产生嫌隙。如:他们两人又闹各扭儿了。
《國語辭典》:独断独行(獨斷獨行)  拼音:dú duàn dú xíng
只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你在他手下办事,祇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也作「独断专行」、「独行独断」。
《國語辭典》:放马后炮(放馬後砲)  拼音:fàng mǎ hòu pào
事情过去后才发表其个人高见。《野叟曝言》第二九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漢語大詞典》:分歧点(分歧點)
不一致的部分或方面。多指思想、意见、记载等。
《國語辭典》:发言人(發言人)  拼音:fā yán rén
代表某机关或团体对外发表新闻或言论的人。
《國語辭典》:发言权(發言權)  拼音:fā yán quán
发表意见的权利。如:「在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由的发言权。」
《漢語大詞典》:反对派
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
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
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
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
凡事抗议的人
《國語辭典》:反响(反響)  拼音:fǎn xiǎng
事物引起的回响、后果。如:「这出连续剧推出后,一般的反响都不错。」
《國語辭典》:话不投机(話不投機)  拼音:huà bù tóu jī
谈话时彼此意见不合。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话不投机;看不的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四女此时互相埋怨,这个说:『先生留我,为何要你打短?』那个说:『先生爱我,为何要你争光?』话不投机,一时间打骂起来。」也作「语不投机」。
《國語辭典》:语不投机(語不投機)  拼音:yǔ bù tóu jī
谈话时彼此意见情趣不相契合。《五灯会元。卷一二。云峰文悦禅师》:「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也作「话不投机」。
《國語辭典》:集思广益(集思廣益)  拼音:jí sī guǎng yì
语本三国蜀。诸葛亮 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指汇集众人的智慧,以获得更广更大的效益。《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
《國語辭典》:回驳(回駁)  拼音:huí bó
否定或反驳别人所提的意见。如:「你别当面回驳他的看法,免得伤了彼此的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