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气(生氣)  拼音:shēng qì
1.万物生长发育的状态。《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肃杀,难道真是杀吗?只是将生气伏一伏,蓄点力量,做来年的生长。」
2.生者的精气、灵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凛凛恒如有生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我看你一身的生气,决不是个鬼,一定要还阳的。」
3.生动活泼而有朝气。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齐诸暨令袁嘏》:「我诗有生气,须人捉著,不尔便飞去。」
4.发怒。《红楼梦》第七四回:「三姑娘怕奶奶生气,叫我劝著奶奶些,问奶奶这两天可吃些什么。」《文明小史》第一○回:「傅知府听了这话,愈加生气。」
《漢語大詞典》:天讨(天討)
上天的惩治。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后以王师征伐为“天讨”,意谓禀承天意而行。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神旌乃顾,递行天讨。” 唐 杨炯 《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鲁 伯禽 始得征伐, 周穆王 遂行天讨。”《封神演义》第六七回:“今大王行弔民伐罪之师,正代天以彰天讨,救民于水火。” 清 陈梦雷 《题宁海将军白沙受降图》诗:“天讨原无敌,王师自有真。”
《國語辭典》:承制(承製)  拼音:chéng zhì
受理制造。如:「这批成衣是由本公司承制的,品质绝对有保障。」
《漢語大詞典》:无将(無將)
(1).原谓勿存叛逆簒弑之心。《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陆德明 释文:“无将,如字……或子匠反,非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人臣无将,将即反,罪死无赦。”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将,谓逆乱也。”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无将之戒,深著 鲁 经;不道之诛,难逃於 汉 法。”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及 谓 贬, 綬 又当制,即草词云:‘无将之戒,旧典甚明;不道之辜,常刑罔赦。’”
(2).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晋书·刘聪载记:“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与太宰拘太弟所与交通者考问之,穷其事原,主上必以无将之罪罪之。”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废后王氏:“皇后 王氏 ,天命不佑,华而不实。造起狱讼,朋扇朝廷,见无将之心,有可讳之恶。”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公羊传》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盖接上文。将,弑君之辞也。 唐明皇 废 王后 詔云:‘见无将之心。’……如何道来?后人用此字往往不安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言官论人:“﹝ 杨御史 ﹞乃云‘生前曾拜’,以实其无将之罪,更谬之甚者。”
分類:意而叛逆
《漢語大詞典》:恣行
任意而行;横行。管子·七臣七主:“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万年 吏 贾明观 倚 朝恩 捕搏恣行,积财鉅万,人无敢发其姦。”清史稿·理亲王允礽传:“ 允礽 与所属恣行乖戾,无所不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诸侯们于是放手的讨伐,恣行残酷的复仇。”
《國語辭典》:妄为(妄為)  拼音:wàng wéi
不守本分而任意胡为。《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西游记》第二四回:「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也作「妄作」。
《國語辭典》:颐指(頤指)  拼音:yí zhǐ
不开口说话,只以面颊表情指使他人做事。《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國語辭典》:侘傺  拼音:chà chì
失志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三国魏。曹丕曹苍舒诔〉:「兼悲增伤,侘傺失气。」
《漢語大詞典》:引来
由某种吸引力而集合,集拢,集中,收集。例如:气球放出时引来了一小群观众。
引起注意而走过来。例如:这煤油灯…一定会将几英里内任何杀人的红皮肤印第安人引来。
《國語辭典》:曲意  拼音:qū yì
违反己意,去迁就他人。《后汉书。卷六十五。段颎传》:「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金桂知其不可犯,每欲寻隙,又无隙可乘,只得曲意俯就。」
《國語辭典》:隐语(隱語)  拼音:yǐn yǔ
隐射的言词。本义须经猜想推测才能得知。犹今之谜语。《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傍加丝,是「绝」字。』」
《國語辭典》:良言  拼音:liáng yán
善言,有益于人的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一句良言须听取,妇人不可出闺房。」《金瓶梅》卷五:「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
《漢語大詞典》:眊氉
(1).因失意而烦恼。 宋 苏轼 《浣溪沙·和前韵》词:“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嬋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宋 杨万里 《餐霜醒酒》:“宿酒朝来醉尚残,胸怀眊矂腹仍烦。” 金 郝天挺 《送门生赴省闱》诗:“嗟我再衰空眊矂,喜君初筮已峥嶸。”
(2).粗心。 清 赵翼 《慰蕺园下第》诗:“眊矂春官又一回,谁从爨底识琴材。”
《國語辭典》:自愿(自願)  拼音:zì yuàn
自己愿意。《薛仁贵征辽事略》:「若抑勒著教往,难建功,可要自愿而去者。」也作「自愿」。
《國語辭典》:顾指(顧指)  拼音:gù zhǐ
1.以目示意他人做事。《庄子。天地》:「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
2.形容非常迅速。《文选。左思。吴都赋》:「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也作「指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