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意相
犹意想。墨子·经说下:“若易五之一,以楹之摶也,见之,其於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于省吾 曰:“墨子·经説下‘意相也’,即意想也。”参阅《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二》
分類:意相意想
《国语辞典》: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拼音:tiān xià ān,zhù yì xiàng ; tiān xià wéi,zhù yì jiàng
(谚语)国家安定时,应注意行政首长的能力;动乱时,就应注意军事将领的忠诚。《汉书。卷四三。陆贾传》:「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变,则权不分。」
《國語辭典》:非意相干  拼音:fēi yì xiāng gān
无意的冒犯。《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馀,而必非意相干也。」
《國語辭典》:会心(會心)  拼音:huì xīn
1.领悟、领会。《红楼梦》第四八回:「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
2.知己、知心。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漢語大詞典》:外意
(1).贰心;异志。三国志·蜀志·刘璋传:“今州中诸将 庞羲 、 李异 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 豫州 ,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望子 忽生外意,神便絶往来。”《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吕枢密 道:‘你两个来到,恐有他意。’ 穆弘 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顺之心,怎敢怀半点外意。’”
(2).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与内意相对。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天觉》:“ 苕溪渔隐 曰: 圣俞 金针诗格云:‘﹝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國語辭典》:同意  拼音:tóng yì
1.心意相同。《孙子。计篇》:「令民与上同意。」
2.意旨相同。汉。王充《论衡。辨崇》:「明举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信用不疑。」
3.赞成。如:「我同意你的看法。」
《國語辭典》:谩语(謾語)  拼音:màn yǔ
谎言、乱说。明。陈继儒《李公子传》:「顷固以谩语诳君一杯酒耳,实不晓诗为何物。」
《漢語大詞典》:金兰友(金蘭友)
谓情意相投的朋友。语出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唐 李咸用 《秋日访同人》诗:“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 清 顾炎武 《永夜》诗:“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國語辭典》:对句(對句)  拼音:duì jù
本指古诗文中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句子。后因对格律骈俪的要求,至近体诗兴起时,乃用以指律诗中间两联须相对仗、讲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漢語大詞典》:素契
情意相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公瑾 卓尔,逸志不羣。总角料主,则素契於伯符;晚节曜奇,则参分於 赤壁 。” 刘良 注:“素,犹心;契,合也。”
《國語辭典》:反语(反語)  拼音:fǎn yǔ
修辞学上指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常用于嘲弄讽刺。
《國語辭典》:反切  拼音:fǎn qiè
古人切语之法,用二字以求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韵;上字以定清浊,下字以定平上去入;如「东,德红切」、「反,甫晚切」。
《國語辭典》:正话(正話)  拼音:zhèng huà
1.正经话。《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和你说正话,休要取笑。」
2.话本中的主要故事。相对于入话而言。《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先说此一段做个笑本,小子的正话,也说著一个新婚人家。」
《漢語大詞典》:心允
心意相许。 明王錂《春芜记·解嘲》:“那东邻佳人,三载浪窥臣,尚兀自未成心允。”
《漢語大詞典》:忘言交
不须凭借语言而心意相通的知交。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 李源 ﹞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酒而已。不置僕使,絶其知闻,唯与 圆观 为忘言交。”
《國語辭典》:言和意顺(言和意順)  拼音:yán hé yì shùn
言语柔和,态度温煦。《红楼梦》第五回:「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