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用意  拼音:yòng yì
1.意向、存心。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通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用意深矣!」
2.注意。《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净锅儿掩厨匮,前后收拾自用意。」
《國語辭典》:指归(指歸)  拼音:zhǐ guī
意旨的归向。《晋书。卷五一。束晰传》:「武帝以其书付秘书校缀次第,寻考指归,而以今文写之。」
《國語辭典》:志趣  拼音:zhì qù
志向兴趣、心志的趋向。《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晋书。卷四九。阮籍传》:「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
《漢語大詞典》:归趣(歸趣)
指归;意向。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词》:“﹝ 君俞 ﹞事读书,慕知圣人微言大法之归趣。”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七》:“所以做法纵使万殊,归趣却是一致。”
分類:意向
《漢語大詞典》:游志(遊志)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2).畅达心神。 晋 成公绥 《啸赋》:“将登 箕山 以抗节,浮沧海以游志。”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 黄 老 ,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閫奥。”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于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故其人无餘裕以驰心广远,游志幽微。”
驰想高远;遐想。《楚辞·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潜大道以游志,希往昔之遐烈。”
《國語辭典》:崎岖(崎嶇)  拼音:qí qū
1.地势或道路艰险峻峭,高低不平。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2.比喻处境艰难。《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閒,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宋。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
《國語辭典》:笔下(筆下)  拼音:bǐ xià
1.写作的能力。《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人也长的清清秀秀,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文明小史》第五四回:「前儿同席的那位边老大,他官场已多年了,情形熟悉得很,笔下也来得,你何不找他来斟酌斟酌呢?」
2.作者在写作书画所表现的整体风格及涵义。如:「笔下世界」。
《國語辭典》:笔下超生(筆下超生)  拼音:bǐ xià chāo shēng
超生,在此指宽宥或开脱。「笔下超生」即请求主事者在书写判状等文书时,用语从轻,将事情淡化,给予关系人开脱的机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王杰虽不是小人陷他,其祸都因小人而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三侠五义》第三九回:「犯人实实罪该万死,惟求相爷笔下超生。」
《國語辭典》:归宿(歸宿)  拼音:guī sù
1.供栖身的住所。《淮南子。本经》:「民之专室蓬庐,无所归宿。」
2.结局。《荀子。非十二子》:「终日言成文典,及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
3.最终的依靠或寄托。如:「心灵的归宿」。
《漢語大詞典》:物意
(1).众人的心意。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态。 宋 欧阳修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尧臣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4).礼物与情意。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
《國語辭典》:意趣  拼音:yì qù
意思趣味。《南史。卷一八。萧思话传》:「〔惠开〕初为秘书郎,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红楼梦》第四八回:「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國語辭典》:决意(決意)  拼音:jué yì
拿定主意。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我心决意吞并赵氏,再有苦谏的,定行斩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在轿里一步一恨,这番决意要断送儿子了。」也作「决心」。
《國語辭典》:意旨  拼音:yì zhǐ
意向旨趣。《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令比诸侯,皆如意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慧澄替他宣扬意旨,祝赞已毕,叫一个小尼领了丫鬟别处玩耍。」
《漢語大詞典》:指意
(1).旨意,意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论:“ 鲁连 其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詘於诸侯,谈説於当世,折卿相之权。”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观其指意,虽名为减水,其实暗作回 河 之计也。” 清 方苞 《与陈密旃书》:“凡善伺上官指意,而操下如束溼薪者,皆此类也。” 黄侃 《礼学略说》:“於是提其纲维,撮其指意,其言著略,故曰略説。”
(2).内容意义。 清 方苞 《读〈古文尚书〉》:“其本文缺漫,及字体为 伏生 之书所不具者,不得不稍为增损,以足其辞,畅其指意。”
(3).稽考其意。指,通“ 稽 ”。管子·宙合:“此言指意要功之谓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指应读作稽,稽犹计也。”
《漢語大詞典》:行意
(1).谓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国语·越语下:“王曰:‘……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 范蠡 对曰:‘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韦昭 注:“制,法也。意,志也。”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虎:“﹝ 石虎 ﹞拜征虏将军,性酷虐无道,军中勇敢策略与己侔者,輒因事害之…… 勒 ( 石勒 )屡加责诲,而行意自若。”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使子得行意,青衫陋公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 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 ,其才锋气魄同,忮忍专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
(2).犹行色。指出发前后的神态、情景或气派。魏书·王慧龙传:“ 慧龙 年十四,为沙门 僧彬 所匿。百餘日,将 慧龙 过 江 ,为津人所疑,曰:‘行意怱怱徬徨,得非 王 氏诸子乎?’”
(3).离去的意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谈了半天, 弥轩 似有行意。”
《國語辭典》:动意(動意)  拼音:dòng yì
生气。《金瓶梅》第二一回:「今日早请了俺两个到他家,娘儿每哭哭啼啼跪著,恐怕你动意,置了一杯水酒儿,好歹请你进去,陪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