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迷惶
迷惑惶恐。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神泰逢》:“天气是动, 孔甲 迷惶。” 茅盾 《子夜》十二:“靠在藤椅背上的 吴少奶奶 仰脸迷惶地望着天空的星。” 茅盾 《青年苦闷的分析》:“你为此审慎,为此迷惶,为此而痛感生命之力无从发泄,而感苦闷。”
分類:迷惑惶恐
《漢語大詞典》:悲怖
哀痛惶恐。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
分類:哀痛惶恐
《漢語大詞典》:吃悸
因惶恐而口齿不清。 唐 司空图 《上谯公书》:“而小子虽吃悸,不能面发,愿激扬於片时耳。”
《漢語大詞典》:惭戁(慚戁)
羞愧惶恐。旧五代史·唐书·符存审传:“ 存审 妻 郭氏 诉於 崇韜 曰:‘吾夫於国,粗効驱驰,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弃北荒,何无情之如是!’ 崇韜 益惭戁。”
《漢語大詞典》:惶畏
惶恐敬畏。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熲川刘胜》:“明府在九重之内,臣吏惶畏天威,莫敢尽情。”
分類:惶恐敬畏
《漢語大詞典》:饮冰内热(飲冰内熱)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语本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成玄英 疏:“ 诸梁 晨朝受詔,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燻灼。” 明 杨慎 《送卞苏溪归叙州序》:“强予不从,必有饮冰内热之患矣。”
分類:惶恐焦灼
《國語辭典》:饮气吞声(飲氣吞聲)  拼音:yǐn qì tūn shēng
形容含怨抱恨而无法表态发泄。参见「饮恨吞声」条。南朝梁。任孝恭 为汝南王檄魏文:「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元。张养浩〈寨儿令。乾送行〉曲:「带行人所望无成,管伴使饮气吞声,水和山应也恨,来与去不曾停。」
《漢語大詞典》:闻风破胆(聞風破膽)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唐 李德裕 《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后多作“闻风丧胆”。 秦牧 《长河浪花集·献上一个花环》:“讲到外国侵略者听到他的名字怎样闻风丧胆。”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漢語大詞典》:悚怯
惶恐胆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因念妇腊已高,终非良偶,因以百金聘 王氏 女为继室。心中悚怯,恐妇闻知,遂避 德州 道,迂途履任。”
分類:惶恐胆怯
《国语辞典》:昧死以闻(昧死以闻)  拼音:mèi sǐ yǐ wén
冒著死罪进言。表示谨慎惶恐。《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也作「没死以闻」。
《国语辞典》:没死以闻(没死以闻)  拼音:mò sǐ yǐ wén
冒著死罪向君王进言。表示诚惶恐惧。《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也作「昧死以闻」。
《国语辞典》:觳觫伏罪  拼音:hú sù fú zuì
惶恐的认罪。《东周列国志》第五二回:「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觳觫伏罪之语。」
分类:惶恐认罪
《国语辞典》:愧惶无地(愧惶无地)  拼音:kuì huáng wú dì
羞愧惶恐得无地自容。如:「父母在世时未能善尽孝道,深觉愧惶无地。」
《国语辞典》:恐惶悚惧(恐惶悚惧)  拼音:kǒng huáng sǒng jù
惊惶恐惧而感到十分的害怕。《西游记》第三二回:「长老闻言,恐惶悚惧,扯住他虎皮裙子。」
《国语辞典》:紧张不安(紧张不安)  拼音:jǐn zhāng bù ān
惶恐慌乱而不安宁。如:「他因有幽闭恐惧症,所以乘坐电梯时,总会感到紧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