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忆(相憶)
相思;想念。《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前蜀 韦庄 《谒金门》词之二:“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深闺只是空相忆,不见关山愁杀人。”
分類:相思想念
《漢語大詞典》:思量
志趣和器量。三国志·蜀志·黄权传评:“ 黄权 弘雅思量, 李恢 公亮志业……咸以所长,显名发迹。”晋书·魏舒传:“司徒 剧阳子 舒 体道弘粹,思量佳远。”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怎么今日就这样骄其妻妾,思量高尚?”
《漢語大詞典》:言念
想念。言,助词。《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周书·李远传:“言念贞良,追增伤悼。” 明 陈子龙 《岁暮杂感》诗之三:“言念怀所欢,杳若商与参。”
分類:想念助词
《國語辭典》:思念  拼音:sī niàn
怀想、想念。《诗经。周南。卷耳。序》:「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我心里一刻不能忘,再如此思念几时,毕竟要生出病来了。」也作「思忆」。
《國語辭典》:思惟  拼音:sī wéi
1.思量。《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国志。卷一○。魏书。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也作「思维」。
2.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将外在所得的表象、概念,经由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步骤的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作「思维」。
《漢語大詞典》:思忆(思憶)
想念。《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黄鹄曲一》:“腹中车轮转,君知思忆谁。” 唐 韩偓 《玉合》:“中有兰膏渍红豆,每回拈著长思忆。”《水浒传》第四二回:“忽然感动 公孙胜 一个念头,思忆老母在 蓟州 ,离家日久,未知如何。”
分類:想念
《國語辭典》:盼望  拼音:pàn wàng
殷切的等候、期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王生父亲在家盼望,见日子已久的,不见王生归来。」《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赵先生道:『老弟,你为甚么就去了这些时?叫我终日盼望。』」
《國語辭典》:转念(轉念)  拼音:zhuǎn niàn
临时转变念头、想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裴晤看了忙道:『不争你死了,我这圣旨却如何回话?』又转念道:『闻道神仙,专要试人,或者不是真死也未见得,我有道理。』」《红楼梦》第六四回:「又怕黛玉恼他。又想一想自己的心实在的是为好,因而转念为悲,已早滚下泪来。」
《漢語大詞典》:思服
想念。《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毛 传:“服,思之也。”后汉书·章帝纪赞:“思服帝道,弘此长懋。” 南朝 宋 谢灵运 《燕歌行》:“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分類:想念
《漢語大詞典》:存想
(1).想象;想念。 汉 王充 论衡·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韩寿 美姿容, 贾充 辟以为掾, 充 每聚会, 贾 女於青璅中看见 寿 ,説之,恒怀存想,发於吟咏。”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2).思忖、思量。《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暂回房里来坐地了,自存想。”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
(3).道家谓修真须渐进,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谓之“存想”。见 唐 司马承祯 天隐子·渐门
《漢語大詞典》:想思
想念。管子·内业:“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想思之,寧念治之。”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智琰法师书》:“佇望来仪,一日三岁,想思弘利益理,当无爽指。” 唐 李山甫 《寄太常王少卿》诗:“想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其妻叙及别后想思,因説每夜梦中如此如此。”
分類:想念
《漢語大詞典》:念想
想念。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水浒传》第三三回:“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 李广田 《悲哀的玩具》:“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
分類:想念
《國語辭典》:缅忆(緬憶)  拼音:miǎn yì
遥想、回忆。如:「他常会呆坐在那儿,缅忆过去的种种事情。」
分類:回忆想念
《漢語大詞典》:缘念(緣念)
想念。 南朝 宋 鲍照 《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分類:想念
《漢語大詞典》:悬企(懸企)
冀求;想念。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必使陵侮不作,悬企不萌,所谓贤鄙处宜,华野同泰。” 明 李东阳 《成国庄简公挽诗》序:“以瞻望悬企之餘,又不能为凭棺执紼之举。”
分類: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