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寘韵》:惭涖(惭涖)
皇甫汸诗:分省各有愆,佐郡惭所涖。
《漢語大詞典》:惭顺(慚順)
亦作“慙顺”。 知惭愧而顺从。《后汉书·袁绍传》:“若 冀州 有不弟之慠,无慙顺之节,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
分類:惭愧顺从
《分类字锦》:败絮何惭(败絮何惭)
陶潜与子俨等疏: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坰之惭(大坰之慙)
大坰 ,地名。相传 汤 即王位,迁九鼎于 亳都 ,至 大坰 ,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坰之慙”。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革 宋 受天,保生万国。《度邑》静 鹿 丘 之叹,迁鼎息 大坰 之慙。”
《漢語大詞典》:大垧之惭
大垧,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垧,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垧之惭"。
《國語辭典》:大言不惭(大言不慚)  拼音:dà yán bù cán
不顾事实、妄言誇大而不知羞惭。《镜花缘》第一八回:「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
《漢語大詞典》:疚惭(疚慚)
犹疚愧。 彭芬 《保路运动》:“本署督部堂职任封圻,既未能弭变于事后,抚衷循省,尤切疚惭。”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八:“对于在那里从事难童教育工作的那些同性们,她怀有深深的疚惭。”
《骈字类编》:梅惭(梅惭)
李建勋 梅花寄所亲诗 一气才新物未知,梅惭青律与先吹。
《分类字锦》:丽采惭翚(丽采惭翚)
王徽《野鹜赋》:翾翾野鹜,体蕞羽微,和鸣愧雁,丽采惭翚。
分类:
《漢語大詞典》:林惭谷愧(林慚谷愧)
南朝 齐 周颙 ,初隐于 钟山 ,后改节出仕, 孔稚珪 写了《北山移文》讽刺他。文章说,对于 周 的这种行为,“林惭无尽,涧愧不歇”。后遂以“林惭谷愧”为典,谓对改节出仕者林谷也为之惭愧。 明 章懋 《与谢方石鸣治书》之四:“衰朽无能,忝窃非据,自知弗堪,深以负乘为愧,再疏辞免,满期必得所请,詎意成命莫回,不容辞避,兹不获已,强颜復出,林惭谷愧甚矣。”
分類:钟山出仕
无上惭愧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总称。
无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纥里Ahri^kata%,言作恶自心无耻也。唯识论六曰:「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惭愧羞耻的心。
【三藏法数】
惭谓惭耻。比丘之心,若无惭耻,自必肆情纵欲,戒行有亏,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惭耻也。
无惭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非人间之所关知,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瞋则众生苦。人间之罪福,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惭愧,则不堕于恶道。惭愧,则却堕于地狱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惭愧
【佛学常见辞汇】
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