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寘韵》:惭涖(惭涖)
皇甫汸诗:分省各有愆,佐郡惭所涖。
《漢語大詞典》:疚惭(疚慚)
犹疚愧。 彭芬 《保路运动》:“本署督部堂职任封圻,既未能弭变于事后,抚衷循省,尤切疚惭。”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八:“对于在那里从事难童教育工作的那些同性们,她怀有深深的疚惭。”
《骈字类编》:梅惭(梅惭)
李建勋 梅花寄所亲诗 一气才新物未知,梅惭青律与先吹。
无上惭愧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总称。
(术语)袈裟之总名。惭愧之德,能防众恶,如衣服。宝积经九十三曰:「须衣为得无上惭愧衣故。」维摩经佛道品曰:「惭愧之上服。」注「肇曰:惭愧障众恶,法身之上服。」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总称。
无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纥里Ahri^kata%,言作恶自心无耻也。唯识论六曰:「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惭愧羞耻的心。
【三藏法数】
惭谓惭耻。比丘之心,若无惭耻,自必肆情纵欲,戒行有亏,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惭耻也。
(术语)梵语曰阿纥里Ahri^kata%,言作恶自心无耻也。唯识论六曰:「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俱舍论四曰:「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惭愧羞耻的心。
【三藏法数】
惭谓惭耻。比丘之心,若无惭耻,自必肆情纵欲,戒行有亏,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惭耻也。
无惭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非人间之所关知,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瞋则众生苦。人间之罪福,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惭愧,则不堕于恶道。惭愧,则却堕于地狱云。
(流派)此外道计一切罪福皆是大自在天作为,非人间之所关知,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瞋则众生苦。人间之罪福,一系于大自在天之意,使全责任负于大自在天,犯罪而不惭愧,则不堕于恶道。惭愧,则却堕于地狱云。
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又十一善心所之一。心所名。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之精神作用也。
【佛学常见辞汇】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耻自己罪过的精神作用。
【三藏法数】
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昔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也。
惭愧
【佛学常见辞汇】
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
惭与愧。惭是对自己德学浅陋,常怀惭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恶受人讥评,生愧心而止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