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恐惧(恐懼)  拼音:kǒng jù
畏惧。《易经。震卦。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薛仁贵征辽事略》:「仁贵连飞三箭,射三旗头坠骑,使辽兵生恐惧之心。」
《國語辭典》:忧惧(憂懼)  拼音:yōu jù
忧愁恐惧。《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劫杀死亡之君,此其心之忧惧,形之苦痛也,必甚于厉矣。」《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杜威忧惧,退至阳城。」
《漢語大詞典》:惶惧(惶懼)
恐惧,惊慌。汉书·杜周传:“ 敞 惶惧,移病,以语 延年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稍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士庶惶惧,不知所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贤妾:“盗入其居,夫妇惶惧,不知所为。”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
《國語辭典》:震惧(震懼)  拼音:zhèn jù
震惊恐惧。《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于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也作「震慑」。
分類:震惊惧怕
《漢語大詞典》:喜惧(喜懼)
(1).既高兴又惶恐。 汉 蔡邕 《让高阳乡侯章》:“稽首受詔,怔营喜惧。”
(2).指高兴和恐惧。南史·康绚传:“ 绚 宽和,少喜惧。” 茅盾 《子夜》五:“他的脸上依然没有流露任何喜惧的表情。”
《國語辭典》:戒惧(戒懼)  拼音:jiè jù
戒慎恐惧。《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汉。王充《论衡。讥日》:「祸福自至,则述前之吉凶,以相戒惧。」
《漢語大詞典》:危惧(危懼)
忧虑恐惧。书·汤诰:“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新唐书·卢携传:“及 巢 破 淮南 , 璘 战死, 忠武 兵乱,天下危惧。” 邹韬奋 《经历》十一:“我们的心理是特别的紧张,差不多每日二十四小时都是时刻在惴惴危惧着的。”
《國語辭典》:畏惧(畏懼)  拼音:wèi jù
害怕、恐惧。《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儒林外史》第六回:「船家十分畏惧,小心伏侍。」
分類:畏惧害怕
《漢語大詞典》:惭惧(慚懼)
亦作“慙惧”。 羞愧恐惧。汉书·杜周传:“会皇太后女弟 司马君力 与 钦 兄子私通,事上闻, 钦 慙惧,乞骸骨去。”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一》:“臣等叨尘近辅,与闻政几,庇广厦之清阴,饱素飡而终日,方慙惧於无补,何劳苦之足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 湘裙 惭惧啜泣,望伯伏谢。”
分類:羞愧恐惧
《漢語大詞典》:感惧(感懼)
感激惶恐。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过堂:“状元出行致词云:‘今月日,礼部放榜,某等幸忝成名,获在相公陶铸之下,不任感惧。’” 宋 苏轼 《谢王内翰启》:“感惧之怀,不知所措。”
分類:感激惶恐
《漢語大詞典》:祗惧(祗懼)
敬惧,小心谨慎。书·泰誓上:“予小子夙夜祗惧。”汉书·刘辅传:“君臣祗惧,动色相戒。” 宋 欧阳修 《尊皇太后册文》:“此因慄慄祗惧,不敢遑寧者已。”
分類:小心谨慎
《國語辭典》:疑惧(疑懼)  拼音:yí jù
因为不相信而害怕。《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嚣疑惧,即勒兵,使王元据陇坻。」《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抚台听了这一番话,十分疑惧,脸上却不露出张皇的神气。」
《漢語大詞典》:愧惧(愧懼)
惭愧恐惧。南齐书·东南夷传:“但所献轻陋,愧惧唯深。”旧唐书·许圉师传:“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 明 刘基 《谢恩表》:“臣窃自揆,何修而膺此,犬马微忱,惟增愧惧。”
分類:惭愧恐惧
《漢語大詞典》:警惧(警懼)
警戒恐惧。《汉书·董仲舒传》:“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论》:“ 武帝 奋其雄材大略,而从容於声色货利之境,以泛应乎一日万几之繁,而不知警惧焉,何往而非患也!” 梁启超 《五州地理大势论》:“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先之以告诫,继之以警惧。” 老舍 《蜕》八:“铺户的人们七手八脚的把刚御下的门板又安上,而后警惧的,好奇的,立在门外,等着看飞机。”
分類:警戒恐惧
《國語辭典》:惊惧(驚懼)  拼音:jīng jù
惊恐害怕。《三国演义》第一○回:「公乃吾之心腹,何须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