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惑谬(惑謬)
迷乱。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廷尉,天子之吏也,犹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惑谬乎?”
分類:迷乱
《漢語大詞典》:惑挠(惑撓)
迷惑困扰。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路当可》:“笄女未嫁而为魅所惑挠,凡以法至者輒沮败以去,敢敬请於公。”
分類:迷惑困扰
《高级汉语词典》:惑实
糊涂
《國語辭典》:惑世盗名(惑世盜名)  拼音:huò shì dào míng
迷惑世人以窃取名声。汉。徐干《中论。卷下。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國語辭典》:惑突  拼音:huò tú
感觉突兀疑惑。《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喻氏从不曾见过朱恩,听见叫他是贤弟,又称他是孩子丈人,心中惑突。」
《國語辭典》:蛊惑人心(蠱惑人心)  拼音:gǔ huò rén xīn
以谣言欺骗、迷惑、煽动人心。《元史。卷一○二。刑法志二》:「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國語辭典》:大惑不解  拼音:dà huò bù jiě
十分糊涂、迷惑,不懂道理。语本《庄子。天地》:「大惑者终生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后用以指对事物感到非常疑惑,无法瞭解。宋。陆游 与赵都大启:「伏念某下愚无知,大惑不解,罪宜永斥。」
分類:迷惑
《漢語大詞典》:调三惑四(調三惑四)
见“ 调三斡四 ”。
《國語辭典》:调三斡四(調三斡四)  拼音:tiáo sān wò sì
搬弄口舌,挑拨是非。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他正是节外生枝,调三斡四,只教你大浑家吐不的咽不的这一个心头刺。」也作「调三窝四」、「挑三豁四」、「挑三窝四」。
分類:挑拨是非
《漢語大詞典》:宠惑(寵惑)
惑于所宠。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来之甚者,必唯宠惑乎?当其接牀笫,承恩色,虽险情赘行,莫不德焉,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
《分类字锦》:愁貌尚惑
拾遗记:吴主潘夫人父坐法输入织室,容态少俦,江东绝色同幽者百馀人,谓夫人为神女,敬而远之。有司闻于吴主,使图其容。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工人写其真状以进,吴主见而喜悦,以琥珀如意抚案即折,嗟曰: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况在欢乐。乃命雕轮就织室,纳于后宫。
分类:美妇人
《漢語大詞典》:瞠惑
惊视迷惑的样子。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把一角钱拿出来全给了她,她瞠惑地接受着了,手指也有几分战栗的光景。” 骆宾基 《父女俩》三:“ 张达 同样站住了,瞠惑地左右四顾,两只手插在腰上,仿佛一个指挥在巡视阵地似的。”
分類:惊视迷惑
《漢語大詞典》:欺世惑众
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例如:他们以动听的言词欺世惑众。
《漢語大詞典》:诳时惑众(誑時惑衆)
谓欺骗、迷惑世人。后汉书·陈蕃传:“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时惑众,诬污鬼神乎?”
《漢語大詞典》:骄惑(驕惑)
骄慢昏惑。吕氏春秋·贵当:“志曰:骄惑之事,不亡奚待!”
分類:骄慢昏惑
《漢語大詞典》:缪惑(繆惑)
欺诈迷惑;错乱。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三年:“詔曰:‘ 友 侵剥百姓以繆惑朝士,其考竟以惩邪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繆惑,亦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