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三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即,三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三惑,其体各别,次第为隔历三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粗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三惑。即迷于绝对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为见思。细分名为尘沙,极细分名为无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从而障三谛。粗分之见思,障真谛。细分之尘沙,障假谛。极细分之无明,障中道。然覈其实,则为一心之三惑,故一见一思,其体无非法界,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之可见。且能破之三观,既融即于一心,则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时必破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惑融镕于我们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
(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即,三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三惑,其体各别,次第为隔历三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粗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三惑。即迷于绝对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为见思。细分名为尘沙,极细分名为无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从而障三谛。粗分之见思,障真谛。细分之尘沙,障假谛。极细分之无明,障中道。然覈其实,则为一心之三惑,故一见一思,其体无非法界,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之可见。且能破之三观,既融即于一心,则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时必破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惑融镕于我们的一心之中。三惑是见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
一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类之妄惑也。归敬义中曰:「元立三学,同倾一惑为宗。」
(术语)一类之妄惑也。归敬义中曰:「元立三学,同倾一惑为宗。」
二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故谓之见惑。二、思惑。新译谓之修惑。为凡夫之思念,对于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谓之思惑,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修道之位,屡屡思惟真理而断之惑,故谓之思惑,或名修惑。【又】一理惑,二事惑,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谓见惑者迷于四谛真理之惑,思惑者为迷于世法事相之惑也。别圆二教以根本无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谓根本无明为覆中道之理之惑,尘沙者能障化导,故为覆俗谛之法之惑,见思者,能障空寂,故为覆真谛之法之惑,又依法相家所立之二障,则烦恼障为理惑,所知障为事惑。以烦恼障迷于涅槃之理,所知障迷于俗谛之事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1。见惑和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2。理惑和事惑。理惑是对理性的迷惑;事惑是对事相的迷惑。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烦恼,由其生起之相上说,分为二惑。
一、见惑 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之计断计常,乃至有无等见,是名见惑。
二、思惑 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三藏法数】
(出释签)
〔一、理惑〕,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现行惑〕,谓六根对六尘,现起贪瞋痴等烦恼,令心昏迷,障诸善法,是名现行惑。(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种子惑〕,种子者,即根本无明也。谓因此无明,则能生一切烦恼,障诸善法,是名种子惑。
(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故谓之见惑。二、思惑。新译谓之修惑。为凡夫之思念,对于事事物物而起之惑,谓之思惑,贪瞋痴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修道之位,屡屡思惟真理而断之惑,故谓之思惑,或名修惑。【又】一理惑,二事惑,藏通二教以见惑为理惑,以思惑为事惑。谓见惑者迷于四谛真理之惑,思惑者为迷于世法事相之惑也。别圆二教以根本无明为理惑,以尘沙及见思为事惑。谓根本无明为覆中道之理之惑,尘沙者能障化导,故为覆俗谛之法之惑,见思者,能障空寂,故为覆真谛之法之惑,又依法相家所立之二障,则烦恼障为理惑,所知障为事惑。以烦恼障迷于涅槃之理,所知障迷于俗谛之事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1。见惑和思惑。见惑是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出离三界。2。理惑和事惑。理惑是对理性的迷惑;事惑是对事相的迷惑。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烦恼,由其生起之相上说,分为二惑。
一、见惑 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之计断计常,乃至有无等见,是名见惑。
二、思惑 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三藏法数】
(出释签)
〔一、理惑〕,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谓尘沙惑,能障化导,则覆俗谛之法;见、思惑,能阻空寂,则覆真谛之法,是名事惑。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现行惑〕,谓六根对六尘,现起贪瞋痴等烦恼,令心昏迷,障诸善法,是名现行惑。(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种子惑〕,种子者,即根本无明也。谓因此无明,则能生一切烦恼,障诸善法,是名种子惑。
八十一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瞋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瞋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瞋恚,以上二界,不行瞋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也。(三界思惑分九品者,以此惑难断,故细分之,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也。)
(名数)(参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瞋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瞋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瞋恚,以上二界,不行瞋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也。(三界思惑分九品者,以此惑难断,故细分之,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也。)
思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八地各有九品,除瞋使,故成八十一品也。
上来见思不同,总是集谛。
【三藏法数】
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八地各有九品,除瞋使,故成八十一品也。
上来见思不同,总是集谛。
【三藏法数】
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八十八使见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参见:惑。见见惑)
(名数)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参见:惑。见见惑)
九上缘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四者。盖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者也。俱舍论十九曰:「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馀九种,亦能上缘。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于缘上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或二合缘。故本论(品类足论五)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约地分别,准界应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六曰:「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馀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能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故,立彼为所缘。」是也。但小乘及杂集论等,谓唯此九能上缘,馀贪瞋慢等,不能上缘,然成唯识论六曰:「有处,言贪瞋慢等不缘上者,依粗相说,或依别缘。」总之此等亦得缘上地也。出于大毗婆沙论十八,瑜伽师地论六十二等。
(术语)九种缘上界上地之惑也。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五者及见集所断之邪见,见取见,疑,无明,四者。盖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者也。俱舍论十九曰:「于十一中,除身边见,所馀九种,亦能上缘。上言正明上界上地,兼显无有缘下随眠。此九虽能通缘自上,然理无有自上顿缘。于缘上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或二合缘。故本论(品类足论五)言,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有诸随眠,是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约地分别,准界应思。」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六曰:「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馀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能缘上地者,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由依彼门起分别故,立彼为所缘。」是也。但小乘及杂集论等,谓唯此九能上缘,馀贪瞋慢等,不能上缘,然成唯识论六曰:「有处,言贪瞋慢等不缘上者,依粗相说,或依别缘。」总之此等亦得缘上地也。出于大毗婆沙论十八,瑜伽师地论六十二等。
九地九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为八十一品之惑。
(名数)三界九地,各有九品之惑,合为八十一品之惑。
九品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九品烦恼。即贪,瞋,慢,无明四种之修惑,就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也。盖三界总有九地。欲界四禅及四无色是也。其中欲界具四种之修惑,四禅及四无色,除瞋而有三惑。然于其一地中,将此等修惑,总分为上上乃至下下九品,故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名之为八十一品之修惑。通于有漏无漏之两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之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言之,则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全断欲界之九品者为第三果,断上二界之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断此一品,每各有无间解脱二道,称为九无间九解脱是也。(参见:九无间道)
(名数)又作九品烦恼。即贪,瞋,慢,无明四种之修惑,就粗细而分为上中下等九品也。盖三界总有九地。欲界四禅及四无色是也。其中欲界具四种之修惑,四禅及四无色,除瞋而有三惑。然于其一地中,将此等修惑,总分为上上乃至下下九品,故九地合有八十一品。名之为八十一品之修惑。通于有漏无漏之两断,凡夫亦得断其中之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圣者言之,则于修道位,断欲界之前六品者为第二果,全断欲界之九品者为第三果,断上二界之七十二品者为第四果。又断此一品,每各有无间解脱二道,称为九无间九解脱是也。(参见:九无间道)
十一遍行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遍使同。
(名数)与十一遍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一遍使同。
十门辨惑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唐复礼著。
(书名)三卷,唐复礼著。
十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使。(参见:十使)
(名数)与十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使。(参见:十使)
十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烦恼。此中分利钝二种。贪瞋痴慢疑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者,谓之五利使。(参见:五利使及五钝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贪欲,二瞋恚,三无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见(又云我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见,十戒取见。一切诸使中以此十使为根本,故标出为十使,又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台宗称前五者曰五钝使,后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钝而分之也。又以见思分别小乘俱舍之义,谓前四使通于见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为见惑。又大乘唯识之义,四使与身边二见之六使,通于见修,疑与邪取戒三见之四使,唯为见惑。见大乘义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一、贪,贪爱五欲;二、瞋,瞋恚无忍;三、痴,愚痴无明;四、慢,骄慢自大;五、疑,狐疑猜忌;六、身见,执取五蕴根身;七、边见,执取常断二见;八、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九、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十、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前五是五钝使,后五是五利使,使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佛学次第统编】
十使者,即十烦恼也。谓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也。台家分为五钝使、五利使。
一、五钝使 谓贪、瞋、痴、慢、疑也。
二、五利使 谓身、边、邪、取、戒也。
钝谓迟钝,谓此五种妄惑,由推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而言,故名为钝。利即快利,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瞋。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瞋使。
〔三、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于一切事理,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是为痴使。
〔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名为慢。谓由恃己种姓、富贵、才能,轻蔑于他,是为慢使。
〔五、疑使〕,迷心乖理名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无决,是为疑使。
〔六、身见使〕,谓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为身见使。(阴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入,故名十二入也。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也。)
〔七、边见使〕,谓于断常中,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为边见使。(断常者,谓外道妄计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断见;复计此身死已后当再生,故名常见。)
〔八、邪见使〕,谓邪心取理,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一阐提行,是为邪见使。(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九、见取使〕,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著,及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谬计所得为真、为胜,心生取著,是为见取使。(真胜法者,谓佛之正法,为真、为胜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真明未发者,谓本性之明,未显发也。)
〔十、戒取使〕,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鸡狗等邪戒,执为正戒,是为戒取使。(鸡狗戒者,谓外道妄计前世从鸡狗中来,即独立、啖秽,而行苦行也。)
(名数)又曰十大惑。亦曰十根本烦恼。此中分利钝二种。贪瞋痴慢疑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者,谓之五利使。(参见:五利使及五钝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贪欲,二瞋恚,三无明(又云愚痴),四慢,五疑,六身见(又云我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见,十戒取见。一切诸使中以此十使为根本,故标出为十使,又曰十烦恼,十惑,十随眠。台宗称前五者曰五钝使,后五者曰五利使。依惑性之利钝而分之也。又以见思分别小乘俱舍之义,谓前四使通于见思二惑,疑以下之六使,唯为见惑。又大乘唯识之义,四使与身边二见之六使,通于见修,疑与邪取戒三见之四使,唯为见惑。见大乘义章六,法界次第上之上。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惑,或十根本烦恼,即一、贪,贪爱五欲;二、瞋,瞋恚无忍;三、痴,愚痴无明;四、慢,骄慢自大;五、疑,狐疑猜忌;六、身见,执取五蕴根身;七、边见,执取常断二见;八、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九、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十、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前五是五钝使,后五是五利使,使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使众生流落于生死。
【佛学次第统编】
十使者,即十烦恼也。谓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也。台家分为五钝使、五利使。
一、五钝使 谓贪、瞋、痴、慢、疑也。
二、五利使 谓身、边、邪、取、戒也。
钝谓迟钝,谓此五种妄惑,由推身见等五种利使而生,对利而言,故名为钝。利即快利,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使即驱役之义。谓此贪等十使,皆能驱役行者心神,流转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使〕,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是为贪使。
〔二、嗔使〕,忿怒之心名为瞋。谓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是为瞋使。
〔三、痴使〕,迷惑之心名为痴,谓于一切事理,无所明了,妄生邪见,起诸邪行,是为痴使。
〔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名为慢。谓由恃己种姓、富贵、才能,轻蔑于他,是为慢使。
〔五、疑使〕,迷心乖理名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无决,是为疑使。
〔六、身见使〕,谓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是为身见使。(阴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相入,故名十二入也。界即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也。)
〔七、边见使〕,谓于断常中,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为边见使。(断常者,谓外道妄计此身死已不生,故名断见;复计此身死已后当再生,故名常见。)
〔八、邪见使〕,谓邪心取理,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一阐提行,是为邪见使。(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九、见取使〕,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著,及行道之时,虽入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谬计所得为真、为胜,心生取著,是为见取使。(真胜法者,谓佛之正法,为真、为胜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真明未发者,谓本性之明,未显发也。)
〔十、戒取使〕,谓于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鸡狗等邪戒,执为正戒,是为戒取使。(鸡狗戒者,谓外道妄计前世从鸡狗中来,即独立、啖秽,而行苦行也。)
三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学常见辞汇】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名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佛学次第统编】
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
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 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义也。
〔一、见思惑〕,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见、思惑,亦名通惑者,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学常见辞汇】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名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佛学次第统编】
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
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 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义也。
〔一、见思惑〕,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见、思惑,亦名通惑者,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三惑同异断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三界之见惑,至第七不退住复以空观断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于十行复以假观断界外之尘沙,次于十回向,习中观,伏无明,次于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观断十二品之无明。要之别教三观各别修习于三时,如其次第断三惑也。圆教有同断异断二义。若云同时断,则诸文并云于初信断见,七信断思,八信断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若云前后断,则三惑相即三观圆修,故可同断。诸文中谓为同时断。古来学者亦多言同时断也。何则?盖三谛既相即,则能障之惑体,亦当相即同体,同体之惑,岂异时断耶?但同体之惑,有粗细之分,粗为见思,中为尘沙,细为无明,故断之依智之浅深而亡情执,自生粗细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铁粗垢先落,惑体非有别种。
(杂语)三惑同时可断,抑异时可断,别圆二教不同。别教为隔历三谛次第之三观,其三惑异断勿论矣。先于十住初位发心住以空观断三界之见惑,至第七不退住复以空观断三界之思惑,次三住以假观断界内之尘沙,傍伏界外之尘沙,次于十行复以假观断界外之尘沙,次于十回向,习中观,伏无明,次于十地等妙之十二位正以中观断十二品之无明。要之别教三观各别修习于三时,如其次第断三惑也。圆教有同断异断二义。若云同时断,则诸文并云于初信断见,七信断思,八信断尘沙,初住以上断无明。若云前后断,则三惑相即三观圆修,故可同断。诸文中谓为同时断。古来学者亦多言同时断也。何则?盖三谛既相即,则能障之惑体,亦当相即同体,同体之惑,岂异时断耶?但同体之惑,有粗细之分,粗为见思,中为尘沙,细为无明,故断之依智之浅深而亡情执,自生粗细之次第也。其相如冶铁粗垢先落,惑体非有别种。
三种见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是修学问等而得坚固的见惑。
(名数)一、俱生见惑。生而自然有之见惑。二、推理见惑。遇各种事件推理而生之见惑。三、发得见惑。修学问等而得坚固之见惑。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见惑、推理见惑、发得见惑。俱生见惑是与生俱来的见惑;推理见惑是在遇到某种事情时由推理而生的见惑;发得见惑是修学问等而得坚固的见惑。
三种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
(名数)一、俱生思惑,与形俱生者,即于托胎于父母,爱恶之心生也。二、依见思惑,伴见惑而生之惑,即如因见外道而起瞋也,又名背上使。三、界系思惑,三界九地之思惑也。一名事障,又名正三毒。
【佛学常见辞汇】
俱生思惑、依见思惑、界系思惑。俱生思惑是与生俱来的思惑;依见思惑是跟著见惑而生的思惑;界系思惑是三界九地所系的思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