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疑骇(疑駭)
疑惧;惊骇。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定 五年, 神武 崩,犹祕凶事,众情疑骇。”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土木之祸咎徵:“其年三月,进士传臚,适状元 彭时 以假寐不至,殿廷相顾疑骇,谓龙首忽失,是何祥也?”
分類:疑惧惊骇
《漢語大詞典》:骇惊(駭驚)
犹惊骇。《文选·左思〈吴都赋〉》“骇鸡之珍” 李善 注引 汉 宋衷 曰:“角有光,鷄见而骇惊也。”魏书·蠕蠕传:“诸军至漠南,舍輜重,轻骑齎十五日粮,絶漠讨之, 大檀 部落骇惊北走。”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孺子啜泣相告,隶妾骇惊。”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倾骇(傾駭)
惊骇。史记·大宛列传:“见 汉 之广大,倾骇之。” 唐 韩愈 《谢自然诗》:“观者徒倾骇,躑躅詎敢前。”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民习於所知,虽有更革,必无倾骇,成效一见,争相乐从。”
分類:惊骇
《國語辭典》:吃惊(吃驚)  拼音:chī jīng
受惊,吓了一跳。《红楼梦》第二七回:「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
《漢語大詞典》:恟骇(恟駭)
惊骇。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恟骇愁苦,而以忘其归。”旧唐书·裴度传:“六月, 蔡州 行营 唐邓 节度使 高霞寓 兵败于 铁城 ,中外恟骇。”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詟惕(讋惕)
惊骇。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即如我国家 康 、 雍 、 乾 三朝,圣德兵威,讋惕殊俗,式廓版图,讫乎化外。”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骇眙(駭眙)
惊骇。新唐书·杨思勗传:“贼骇眙不暇谋,遂大败。”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蜂虿作于怀袖(蜂蠆作於懷袖)
比喻意外的惊骇。晋书·刘毅传:“ 湛 ( 邹湛 )曰:‘臣闻猛兽在田,荷戈而出,凡人能之。蜂蠆作於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於意外故也。’”
《國語辭典》:瞿然  拼音:jù rán
1.惊恐的样子。《礼记。檀弓下》:「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汉书。卷三五。荆燕吴传。吴王刘濞》:「胶西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
2.惊喜的样子。《庄子。徐无鬼》:「子綦瞿然喜曰:『奚若!』」
《漢語大詞典》:惊奔(驚奔)
惊骇而奔跑。 唐 陆龟蒙 《石板》诗:“又疑广袤次,零落潜惊奔。” 清 刘大櫆 《怨诗》之五:“飇风中道起,落羽遂惊奔。”
分類:惊骇奔跑
《漢語大詞典》:惶骇(惶駭)
亦作“ 惶駴 ”。 惊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自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至如 脩 者,听采风声,仰德不暇,目周章於省览,何惶骇於高视哉。”旧唐书·高仙芝传:“俄而贼骑继至,诸军惶骇,弃甲而走,无復队伍。”明史·忠义传四·李中正:“骤闻贼至,吏民惶駴,知县 金会嘉 弃城遁。”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怎么认识我?……’他极其惶骇地问。”
分類:惊骇
《漢語大詞典》:骨惊(骨驚)
谓内心极度惊骇。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唐 顾况 《酬本部韦左司》诗:“寸心久摧折,别离重骨惊。” 明 高启 《苦哉远征人》诗:“闻笳已心摧,赴刃仍骨惊。”
分類:内心惊骇
《漢語大詞典》:震掉
(1).震颤,抖动。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其后 胡瑗 改铸编钟,遂圆其形而下垂,叩之揜鬱而不扬,其鎛钟又长甬而震掉,其声不和。”宋史·乐志一:“乃试考击,钟声弇鬱震掉,不和滋甚。”
(2).惊骇,惊恐。 宋 苏轼 《滟滪堆赋》:“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 灧澦 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鬭。” 元 李朝瑞 《天马赋》:“瞬息千里,百兽为之震掉;奋迅长鸣,万骑为之辟易。”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二:“故拙诗用涯字韵,一闻足下问难,不觉震掉失图,亟思改易。”
《漢語大詞典》:鱼骇(魚駭)
谓鱼受惊骇。形容惊恐退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魏书·萧衍传:“非直 三吴 鼠面,一麾鱼骇。”
《漢語大詞典》:惊魇(驚魘)
(1).谓为恶梦所惊骇。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式:“ 士龙 夜久不寐, 式 兼衣拥炉而寝,歘然惊魘曰:‘亲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中夜,帝潜入 栖鸞院 …… 庆儿 睡中惊魘,若不救者。帝使 义 呼 庆儿 ,久方清醒。”
(2).指为妖魅所惊骇。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黑云化为人》:“忽有黑云起天角,渐成巨人,其长数十丈,掉臂阔步行水上,掠舟而西,一舟皆惊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