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4
词典
2
分类词汇
162
共162,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冷汗
凛慄
惊哀
鱼骇
畏惊
恤然
耽惊
震汗
諕杀
骇疑
骇乱
惊怯
骨战
惭惊
裂胆
《國語辭典》:
冷汗
拼音:
lěng hàn
无发热现象而冒出的汗,多因惊恐或体质虚弱而引起。《水浒传》第四二回:「宋江听了,吓得一身冷汗。」《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分類:
惊恐
休克
原因
因而
《國語辭典》:
凛慄(凜慄)
拼音:
lǐn lì
遭受酷寒而颤抖。唐。
杜甫
〈
北征
〉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慄。」
分類:
严寒
冷峻
发抖
敬畏
恐惧
惊恐
《漢語大詞典》:
惊哀(驚哀)
惊恐悲哀。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僧孽
》
:“末至一处,有一僧扎股穿绳而倒悬之,号痛欲絶。近视,则其兄也。 张 见之惊哀。”
分類:
惊恐
悲哀
《漢語大詞典》:
鱼骇(魚駭)
谓鱼受惊骇。形容惊恐退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
魏书·萧衍传
》
:“非直 三吴 鼠面,一麾鱼骇。”
分類:
受惊
惊骇
惊恐
退却
《漢語大詞典》:
畏惊(畏驚)
畏惧惊恐。 汉
王充
《
论衡·订鬼
》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分類:
畏惧
惊恐
《國語辭典》:
恤然
拼音:
xù rán
惊恐的样子。《文选。枚乘。七发》:「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分類:
惊恐
惊恐貌
《漢語大詞典》:
耽惊(耽驚)
承受惊恐。
《说岳全传》
第四八回:“常言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也要使小将们耽惊受吓。” 高玉宝
《高玉宝》
第十一章:“时时刻刻都得耽惊受怕,留意着巡捕抓人打人。”
分類:
承受
受惊
惊恐
《漢語大詞典》:
震汗
谓惊恐之极而汗出。
《
新唐书·宋之问传
》
:“ 之问 得詔震汗,东西步,不引决。”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
:“紊瀆天威,臣无任震汗之至。”
分類:
惊恐
《漢語大詞典》:
諕杀(諕殺)
亦作“ 諕煞 ”。 犹吓死。形容惊恐之极。 元
武汉臣
《生金阁》
第二折:“哎哟,諕杀我也!” 元
乔吉
《两世姻缘》
第三折:“从来秀才每个个色胆天来大,险把我小胆儿 文君 諕杀。”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
:“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嶮把负荆人諕煞。”
分類:
吓死
惊恐
《漢語大詞典》:
骇疑(駭疑)
惊恐疑惧。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续黄粱
》
:“觉头堕地作声,魂方骇疑,即有二鬼来,反接其手,驱之行。” 清
吴俊
《过石湾感上年捕大盗何德广事》
诗:“兵凶忌尝试,行速滋骇疑。”
分類:
惊恐
疑惧
《漢語大詞典》:
骇乱(駭亂)
惊恐扰乱。 晋
刘琨
《与石勒书》
:“将军诞禀雄姿,勇略自然,大呼於纷扰之中,奋臂於骇乱之际。”
《
南史·沈攸之传
》
:“今众军同举,而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便致骇乱,此败道也。”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归 汉 於缔搆之辰,游 梁 於骇乱之际。”
分類:
惊恐
扰乱
《漢語大詞典》:
惊怯(驚怯)
惊恐胆怯。 宋 郭彖
《
睽车志
》
卷二:“ 章 顿觉心地安泰,不復惊怯。” 明
周朝俊
《红梅记·谋刺》
:“你放心前去,休教惊怯,这风声莫漏泄。” 茅盾
《虹》
四:“每到了天色黑下来的时候,她更是无理由地惊怯。”
分類:
惊恐
胆怯
《漢語大詞典》:
骨战(骨戰)
骨头发抖。形容内心惊恐之极。
分類:
骨头
头发
发抖
内心
惊恐
《漢語大詞典》:
惭惊(慚驚)
亦作“慙惊”。 羞惭惊恐。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
:“貌纤杀而含悴,心翻越而慙惊。”
分類:
羞惭
惊恐
《国语辞典》:
裂胆(裂胆)
拼音:
liè dǎn
使胆破裂。比喻非常惊恐、畏惧。唐。于頔〈潭州法华院记〉:「今位登方伯,轻千乘之贵,捐万钟之禄,隳心裂胆,虔绍前志,此所谓不敢一日而忘其亲也。」
分类:
破裂
惊恐
畏惧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