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爱见大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断烦恼而运大悲以救众生也。爱者思惑,见者见惑。小乘之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间,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济度众生。然未断见思之烦恼,为伏惑行因,故认能爱所爱二相,其大悲亦虚妄不净,故令人为疲厌之想,当舍离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自己虽未断烦恼却运用大悲以救济众生。爱是指思惑,见是指见惑。
爱著慈悲心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从爱著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于佛道最甚。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爱见大悲。」
增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悲增智。稽古略三曰:「明州普贤忏院幼璋禅师,收瘗台温明三郡饿殍遗骸数千,时人呼师曰增悲菩萨。」祖庭事苑曰:「增悲犹悲增也,菩萨人不取涅槃而利生,曰悲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独觉舍悲障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独觉有舍大悲心之障也。盖独觉之人,但能自度,无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从而不能至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佛学常见辞汇】
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
【三藏法数】
谓其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真空,故名独觉;此独觉之人,但能自度,而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是名独觉舍悲障。
权悲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从佛之权智而起之大悲也。秘藏宝钥上曰:「后得权智。」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二种之香印。有图。(参见:香印)
香印
【佛学大辞典】
(杂名)同于香篆。(参见:香篆)。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昙禅师广录禅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大悲三念住
【佛学常见辞汇】
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中,名大悲三念住。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一念住。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二念住。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第三念住。
同体大悲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的法身,与众生的法身是共同的,自己和他人,没有分别,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
悲观
【俗语佛源】
佛教五观之一。悲,恻怆之意。即以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法华经·普门品》云:「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注曰:「以大悲观人观众生苦,拔其苦难,名曰悲观。」今指消极失望之意,与乐观相对。如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三部:「不是面对著屠杀而悲观,而是进行有准备的、有希望的战斗。」又如巴金《随想录》五:「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超凡)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俗语佛源】
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为「方便门」。如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三解释:「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曰便。」据说,佛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度化一切众生。如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中长老说:「俺出家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李明权)
下合众生同一悲仰
【三藏法数】
谓菩萨所證圆通之理,与众生本有之心,迷悟虽殊,体元不二。故能起同体大悲,拔众生苦,冥应十方,等施无畏,设有所求,随愿满足,是为殊胜。
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有饥渴羸损瘦乏等苦,为众生故,以平等慈悲,现行乞食,广作利益,是名慈悲平等,大作利益。
发大悲心
【三藏法数】
谓慈悯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是名发大悲心。
大慈悲行
【三藏法数】
大慈悲行者,谓起慈悲心,发大誓愿,愿拔众生之苦,与众生之乐。法华经云: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是也。
起大悲心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