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积愤(積憤)
(1).郁积已久的悲愤或愤恨。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西瞻兴游叹,东睇起悽歌,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唐 刘禹锡 《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县申府兮府闻天,积愤刷兮沉痾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 闽 浙 遭 倭 祸,皆起於豪右之潜通岛夷,始不过贸易牟利耳,继而强夺其寳货,靳不与直,以故积愤称兵。” 鲁迅 《花边文学·读书忌》:“那么,虽是 中郎 的《广庄》或《瓶史》,也断不能洗清积愤的,而且还要增加愤怒。”
(2).指心中蕴积的思虑。 黄小配 《〈洪秀全演义〉序》:“吾蓄虑积愤,亦既有年。”
(2).指心中蕴积的思虑。 黄小配 《〈洪秀全演义〉序》:“吾蓄虑积愤,亦既有年。”
《漢語大詞典》:悲吒
亦作“ 悲诧 ”。 悲叹;悲愤。《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五》:“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李善 注:“吒,叹声也。”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念此将如何,抚心独悲咤。”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宋 梅尧臣 《送曼叔襄城尉》:“此趣信所諳,羈官莫悲吒。” 明 高柄 《九月八日郭南山亭宴集分得下字》诗:“高兴殊不平,临风独悲咤。” 清 陈维嵩 《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兼以志慰》词:“真珠莫惜离筵泻。儘人间羣儿自贵,底须悲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抗议发愤之徒絶迹,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