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悫(哀慤)
悲伤而诚恳。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 源 顿首受詔,谓使者:‘伏疾年耄,不堪趋拜。’即附表谢,辞吐哀慤,一无受。”
分類:悲伤诚恳
《漢語大詞典》:哀钥
指悲伤的乐声。钥,古管乐器。
《漢語大詞典》:熬熬煎煎
形容悲伤、难过。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靨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分類:悲伤难过
《國語辭典》:悲喜交集  拼音:bēi xǐ jiāo jí
悲伤与欢喜的感觉交织在一起。唐。元稹《莺莺传》:「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红楼梦》第一六回:「见面时彼此悲喜交集,未免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也作「悲喜交并」、「悲喜交切」、「悲喜交至」、「悲喜兼集」。
《漢語大詞典》:悲闷(悲悶)
悲伤苦闷。 茅盾 《昙》二:“她软瘫着,她忍受悲闷的啃啮;然而她亦冷静些了。”
分類:悲伤苦闷
《國語辭典》:悲悲戚戚  拼音:bēi bēi qī qī
悲伤哀痛的样子。《红楼梦》第二六回:「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海上花列传》第六二回:「想到此际,悲悲戚戚,惨惨悽悽,一股怨气冲上喉咙,再也捺不下,掩不住。」
《國語辭典》:悲不自胜(悲不自勝)  拼音:bēi bù zì shēng
形容极度悲伤而无法承受。汉。荀悦《前汉纪。卷三○。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清史稿。卷四八○。儒林列传一。胡方列传》:「潼悲不自胜,自是绝意进取。」
《國語辭典》:悲从中来(悲從中來)  拼音:bēi cóng zhōng lái
悲哀从心底发出。如:「离家千里,看著母亲的照片,不禁悲从中来。」《花月痕》第二四回:「秋痕忍著哭,把一杯喝了,来劝子善、子秀;其实悲从中来,终是强为欢笑。」
《國語辭典》:愁眉泪眼(愁眉淚眼)  拼音:chóu méi lèi yǎn
眉头紧锁,双眼含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明。高濂《玉簪记》第二四折:「守著个更更点点,凄凄冷冷,隔著个朝朝暮暮,思思念念,肠断了愁眉泪眼。」《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晚,养娘走进房来看小姐,只见愁眉泪眼,长吁短叹。」
《國語辭典》:抽搐  拼音:chōu chù
肌肉牵动痉挛,多见于四肢和颜面。小孩发烧时常有抽搐现象。
《漢語大詞典》:怆怏(愴怏)
悲伤失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其叙情怨,则鬱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愴怏而难怀。” 金 王若虚 《送王士衡赴举序》:“送君此行,顾非掩泣于 湓浦 ,悲歌于 渭城 者,何必愴怏而含情。”
分類:悲伤失意
《國語辭典》:捶胸跌脚(捶胸跌腳)  拼音:chuí xiōng dié jiǎo
捶打胸膛,以脚跺地。形容极为悲愤或悔恨。《儒林外史》第六回:「数了又哭,哭了又数;捶胸跌脚,号做一片。」也作「捶胸跌足」、「捶胸顿脚」、「捶胸顿足」。
分類:悲伤悲愤
《國語辭典》:触目崩心(觸目崩心)  拼音:chù mù bēng xīn
目光所及,令人深受冲击。形容事情极为惨重。南朝梁。任昉〈追封丞相长沙王诏〉:「今理运惟新,贤戚并建,感惟永远,触目崩心。」也作「触目骇心」、「触目惊心」。
《國語辭典》:泣不成声(泣不成聲)  拼音:qì bù chéng shēng
哭得发不出声音。形容十分悲伤。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心影下。离恨天杂记》:「弥留之际,日饮白汤升许,欲以洗涤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声。」
《漢語大詞典》:泣不可仰
哭泣得抬不起头。形容极度悲伤。 刘半农 《琴魂》:“到一曲奏完,我向台下一望,有无数眼睛,同时在那儿流泪。那掷花的妙龄女郎,竟是泣不可仰,似乎她的身体,已被音乐管束着。” 洪深 《编剧二十八问》:“在剧中,他(大律师)把书记大骂一顿,责她多管闲事;她正在泣不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