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7,分3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悬知
悬崖
高悬
悬车
倒悬
空悬
悬河
悬弧
长悬
月悬
悬榻
悬悬
相悬
孤悬
悬空
《漢語大詞典》:悬知(懸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分類:料想预知
《國語辭典》:悬崖(懸崖)  拼音:xuán yá
高耸而陡直的山崖。唐。杜甫 山寺诗:「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公欲观剑,可试为之。就此悬崖旋制便了。」
《国语辞典》:高悬(高悬)  拼音:gāo xuán
高高的悬挂著。《五代汉。王粲。莺赋》:「览堂隅之笼鸟,独高悬而背时。」后比喻特殊出众。《儒林外史》第二回:「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漢語大詞典》:悬车(懸車)
(1).形容险阻。 唐 杜甫 《提封》诗:“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仇兆鳌 注:“即所谓在德不在险。”参见“ 悬车束马 ”。
(2).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作“县车”。 三国 魏 缪袭《挽歌诗》:“白日入 虞渊 ,悬车息駟马。” 明 何景明 《古冢赋》:“哀悬车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 汉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悬车,示不用也。”旧唐书·李百药传:“及悬车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萧先生六十》诗:“华簪曾佐大长秋,六十悬车未白头。”
(4).借指七十岁。周书·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5).指隐居不仕。后汉书·陈寔传:“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徵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贵,不陨穫於贫贱,虽有蒲轮之徵,不改悬车之素,可谓皭然无忝处士者也。”
《漢語大詞典》:悬车束马(懸車束馬)
形容险阻。国语·齐语:“悬车束马,踰 太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悬鉤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 葭萌 ,勋参 绵竹 。” 明 唐顺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凌跕鳶挂猱之阻。”亦作“ 悬兵束马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涪水:“ 邓艾 自 阴平 、 景谷 步道,悬兵束马,入 蜀 逕 江油 、 广汉 者也。”
分類:险阻
《國語辭典》:倒悬(倒懸)  拼音:dào xuán
缚住人的双足并将之倒挂,使脸部朝下。比喻处境极为艰苦。《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
《漢語大詞典》:空悬(空懸)
悬在空中。
分類:空中
《國語辭典》:悬河(懸河)  拼音:xuán hé
1.倾泻不止的河水。《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譬犹崩泰山而压蚁壤,决悬河而注熛烬,岂有不殄灭者哉!」
2.比喻善用辞令,说话滔滔不绝。唐。刘长卿 西陵寄一上人诗:「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唐。罗隐 诗:「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逞悬河。」也作「悬河泻水」。
《國語辭典》:悬弧(懸弧)  拼音:xuán hú
古代生男孩则悬弓于门左。见《礼记。内则》。后比喻生男孩或男子的生日。唐。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韵府拾遗 先韵》:长悬(长悬)
释清塞诗欲梦长悬未得回
《骈字类编》:月悬(月悬)
唐 薛奇童 楚宫词二首 其二 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國語辭典》:悬榻(懸榻)  拼音:xuán tà
汉代陈蕃做太守时不接宾客,惟与徐稚相善,稚来,特设一床榻,徐稚走后,即将床榻悬挂起来。见《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后指以礼接待贤人。北周。庾信园庭〉诗:「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清。陈曾寿〈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词:「悬榻经年虚望眼,寄声几度损吟魂?」
《國語辭典》:悬悬(懸懸)  拼音:xuán xuán
1.挂心、挂念。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唐。韩愈 与孟东野书:「与足下久别矣。以吾心之思足下,知足下悬悬于吾也。」
2.遥远。汉。焦延寿《易林。卷九。晋之坎》:「悬悬南海,去家万里。」
《漢語大詞典》:相悬(相懸)
见“ 相县 ”。
《漢語大詞典》:相县(相縣)
亦作“ 相悬 ”。 差别大;相去悬殊。荀子·修身:“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驥足哉!”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务使州县贫富不至甚相悬,则民力之惨舒亦不至大相絶矣。”《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一女如何有二天?况於叔姪分相悬。”
《漢語大詞典》:孤悬(孤懸)
犹孤立。无所依靠。北齐书·慕容俨传:“人信阻絶,城守孤悬,众情危惧。”明史·于谦传:“ 大同 孤悬塞外,按 山西 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 冰心 《南归》:“晚上 藻 和我总是强笑相对,而心中的怔忡,孤悬,恐怖,依恋,在不语无言之中,只有钟和灯知道了。”
《國語辭典》:悬空(懸空)  拼音:xuán kōng
1.离开地面,悬垂于空中。如:「两脚悬空」。唐。薛曜舞马篇〉:「婉转盘跚殊未已,悬空步骤红尘起。」
2.比喻空洞、脱离现实。《朱子语类。卷六六。易。纲领上之下》:「大凡人不曾著实理会,则说道理皆是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