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7,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解悬
意悬
解倒悬
悬黎
悬衡
门悬
悬处
悬针
逋悬
悬磴
悬赏
下悬
悬书
悬法
悬匏
《漢語大詞典》:解悬(解懸)
解救苦难。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倐矣岁将改籥,持弩犹是藏机;胡然期已及瓜,解悬不辞袖手。” 李少石 《无题》诗:“莫讶头颅轻一掷,解悬拯溺是吾徒。”参见“ 解民倒悬 ”。
《國語辭典》:解民倒悬(解民倒懸)  拼音:jiě mín dào xuán
倒悬,缚人两足倒挂。比喻极为困苦。解民倒悬比喻解救人民于困苦之境。语本《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悬,免元元之急。」
《國語辭典》:意悬(意懸)  拼音:yì xuán
挂念不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五出:「儿今去,爹妈休得要意悬。」
分類:挂念
《漢語大詞典》:解倒悬(解倒懸)
见“ 解民倒悬 ”。
《國語辭典》:解民倒悬(解民倒懸)  拼音:jiě mín dào xuán
倒悬,缚人两足倒挂。比喻极为困苦。解民倒悬比喻解救人民于困苦之境。语本《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悬,免元元之急。」
《國語辭典》:悬黎(懸黎)  拼音:xuán lí
一种美玉。《战国策。秦策三》:「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文选。班固。两都赋》:「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也作「悬藜」。
《國語辭典》:悬衡(懸衡)  拼音:xuán héng
1.挂起秤锤。《淮南子。说林》:「循绳而斲则不过,悬衡而量则不差。」
2.昭示法度。《汉书。卷五一。邹阳传》:「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
3.比喻轻重相当,势均力敌。唐。齐己 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诗:「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國語辭典》:天平  拼音:tiān píng
1.衡量较轻物品的器具。直柱上支著一横杆,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小盘,一边放置物品,一边放置砝码。当两端呈平衡状态时,累计砝码重量,即可求得物重。
2.天无变异。《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各秉文而经武,故天平而地成。」
《分类字锦》:门悬(门悬)
庾信辛威神道碑门多悬胄箭必中鞍
分类:
《漢語大詞典》:悬处(懸處)
对不到案的罪犯判罪。犹今言缺席审判。魏书·宋弁传:“ 文殊 父子惧而逃遁。鞫无反状。以 文殊 亡走,悬处大辟。”
《國語辭典》:悬针(懸針)  拼音:xuán zhēn
1.一种篆书。形状似针的锋芒,故称为「悬针」。据说为后汉章帝时曹喜所作。
2.书法中竖画的写法。因竖画自上而下,端正笔直,下端出锋如针倒悬,故称为「悬针」。
3.蝌蚪的别名。参见「蝌蚪」条。
《國語辭典》:逋悬(逋懸)  拼音:bū xuán
积欠租金。《后汉书。卷七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后车骑将军张温讨贼边章等,发幽州乌桓三千突骑,而牢禀逋悬,皆畔还本国。」《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华覈》:「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户贫困,衣食不足。」
《漢語大詞典》:悬磴(懸磴)
石桥。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跨穹窿之悬磴,临万丈之絶冥。” 李善 注:“悬磴,石桥也。”
分類:石桥
《國語辭典》:悬赏(懸賞)  拼音:xuán shǎng
出示赏格。今多用于缉捕嫌犯、寻找失物等。《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状的狠,悬赏捕拿。」也作「悬金」。
《骈字类编》:下悬(下悬)
杨宏 贞溜穿石赋 一道中透,孤光下悬。
分类:下悬
《漢語大詞典》:悬书(懸書)
(1).张挂书信。吕氏春秋·介立:“﹝ 介子推 ﹞悬书公门而伏於山下。” 汉 刘向 说苑·复恩:“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
(2).犹悬法。文选·陆倕〈石阙铭〉:“悬书有附,委篋知归。” 李善 注:“周礼曰:‘正月,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浹日而敛之。’悬书,则悬法也;委篋,则藏书也。”参见“ 悬法 ”。
分類:张挂书信
《國語辭典》:悬法(懸法)  拼音:xuán fǎ
古代将法令悬在门阙上公布,故称公布法令为「悬法」。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或以听穷省冤,或以布化悬法。」也作「悬书」。
《國語辭典》:悬法(懸法)  拼音:xuán fǎ
古代将法令悬在门阙上公布,故称公布法令为「悬法」。南朝梁。陆倕石阙铭〉:「或以听穷省冤,或以布化悬法。」也作「悬书」。
《漢語大詞典》:悬匏(懸匏)
有柄的匏瓜。 晋 潘岳 《笙赋》:“ 河 汾 之寳,有 曲沃 之悬匏焉。”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匏,瓠也……匏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 曲沃 者尤善。”
分類:匏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