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汉·高诱注:「伯玉,卫大夫璩瑗也。今年则行是也,则还顾知去年之所行非也。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所谓月悔朔,日悔昨也。」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伯玉知非:指不断改过或表示往事不堪回首。宋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之二:“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 答柳子厚
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八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李谅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时长庆四年也)
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 杨巨源 和令狐郎中
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权德舆 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
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黄滔 寓言
相关人物
《鬻子》曰:禹投一馈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门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禹当朝廷,门可以罗雀。
太史公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雀罗门:喻指门庭冷落或世态炎凉。唐刘禹锡《有感》:“昨宵凤弛客,今日雀罗门。”
散帙看虫蠹,开门见雀罗。 刘长卿 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
萧索庭槐空闭閤,旧人谁到翟公门。 刘长卿 钱王相公出牧括州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 严维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方干 偶作
居处绝人事,门前雀罗施。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李群玉 吾道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
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王适 蜀中言怀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卢照邻 长安古意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罗邺 伤侯第
君看西汉翟丞相,凤沼朝辞暮雀罗。 翁绶 行路难
翟门悲暝雀,墨灶上寒苔。 钱起 窃秋对雨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陶翰 燕歌行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骆宾王 帝京篇
地幽蚕室闭,门静雀罗开。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资遣之。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于语。武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
相关人物
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 窦牟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2.佛教用语。指经由修行,證悟真理,而灭除无明、烦恼的圣者境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六:「于诸法中觉悟者,唯愿当开甘露门。」
2.醒悟已往的困惑或过失。《淮南子。要略》:「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寤乎昭明之术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