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机悟(機悟)  拼音:jī wù
机警敏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南齐书。卷四八。刘绘传》:「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
《國語辭典》:才悟  拼音:cái wù
才思颖敏,领悟力强。《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
《國語辭典》:晓悟(曉悟)  拼音:xiǎo wù
1.了解、领会。《北史。卷八二。儒林列传下。樊深》:「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多引汉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背而讥之。」
2.使人领会。《醒世恒言。卷一二。佛印师四调琴娘》:「佛印时时把佛理晓悟东坡,东坡渐渐信心。」
《漢語大詞典》:英悟
亦作“ 英晤 ”。 犹颖悟。聪明;思路敏捷。旧唐书·肃宗纪:“上仁爱英悟,得之天然。”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已而夫人生,英悟夙成,劲画丽语,不学而能。”宋史·真宗纪赞:“ 真宗 英晤之主。其初践位,相臣 李沆 虑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宋史·李壁传:“ 壁 少英悟,日诵万餘言,属辞精博。”
《漢語大詞典》:恍悟
猛然省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听説,心下恍悟道:‘恁般説,莫不这位小娘子是神仙下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 法 笑曰:‘君於某日曾假余著之,今尚在余笥中,君果忘乎?’ 谢 乃恍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 阿艾 到这个时候才突然恍悟过来。”
分類:猛然省悟
《國語辭典》:朗悟  拼音:lǎng wù
天资聪敏。《南史。卷三一。列传。张裕》:「性疏率,朗悟有才略。」《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资性朗悟,博学彊记,读书日诵千馀言。」
分類:颖悟敏悟
《國語辭典》:醒悟  拼音:xǐng wù
觉醒明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你道小子说到此际,随你愚人也该醒悟。」《红楼梦》第一六回:「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话,平儿忙笑推他,他才醒悟过来。」
《漢語大詞典》:灵悟(靈悟)
犹觉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然时之怀热诚灵悟如斯状者,盖非止 开纳 一人也,举 德国 青年,无不如是。”
分類:觉悟
《漢語大詞典》:悟宗
谓明了、会通佛理之宗旨。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火木之喻,原自圣典,失其流统,故幽兴莫寻,微言遂沦於常教,令谈者资之以成疑。向使时无悟宗之匠,则不知有先觉之明。”
《韵府拾遗 遇韵》:虽悟(虽悟)
何处士诗:虽悟危藤鼠,终悲在箧蛇。
《漢語大詞典》:爽悟
聪颖;明达。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罗汰私婆 ﹞爽悟多智,事无不达,以清浄自居,国王宗敬师事之。”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汝神意爽悟,有日新之美。”隋书·卢恺传:“ 愷 性孝友,神情爽悟,略涉书记,颇解属文。”
分類:聪颖明达
《漢語大詞典》:追悟
后来领会;追想领悟。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远惟 田生 致亲之议,追悟 毛子 捧檄之怀。”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法》:“此法既行,民享其利,追悟先帝所以取宽剩钱者,凡以为我用耳。”
分類:领会领悟
《國語辭典》:彻悟(徹悟)  拼音:chè wù
澈底明白了解。宋。陆游 初归杂咏诗七首之六:「老入鹓行方彻悟,一官何处不徒劳。」也作「澈悟」。
《漢語大詞典》:高悟
高的悟性,敏悟。世说新语·文学“ 殷荆州 曾问 远公 ”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野 《远法师铭》:“﹝ 惠远 ﹞遇释 道安 以为师。抽簪落髮,研求法藏。释 曇翼 每资以灯烛之费。诵鉴淹远,高悟冥賾。”
分類:悟性敏悟
《国语辞典》:悟出  拼音:wù chū
领会、明白。如:「经过多日的思索,他终于悟出解答这道数学题的方法。」
分类:领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