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悔  拼音:bù huǐ
不后悔、不悔恨。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汉。枚乘〈七发〉:「诚必不悔,决绝以诺。」
《國語辭典》:悔祸(悔禍)  拼音:huǐ huò
1.因追悔而除去所加的灾祸,多指天而言。《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文选。刘琨。劝进表》:「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
2.追悔所造成的祸害。《旧唐书。卷一一六。肃宗代宗诸子传。越王系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馀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国语辞典》:无悔(无悔)  拼音:wú huǐ
没有后悔。如:「无怨无悔」。
分类:有后后悔
《漢語大詞典》:悔吝
亦作“ 悔恡 ”。
(1).灾祸。易·繫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东方朔》:“ 文帝 时政颇遗失,皆所谓悔恡小疵耶。” 唐 杜甫 《送李校书》诗:“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 清 黄景仁 《闲居》诗:“名象实易玩,悔吝虚已消。”
(2).悔恨。《后汉书·马援传》:“出征 交阯 ,土多瘴气, 援 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若然者,悔恡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 唐 李咸用 《猛虎行》:“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明 唐顺之 《与董后峰宪副书》:“野人一入仕途,百般悔吝,禪家所谓猢孙入布袋,真可一笑也。”
(3).谓追悔顾惜。 唐 司空图 《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 周 史可矣;若书於诸侯之史,是悔恡其货而侮王命也。”
《國語辭典》:后悔(後悔)  拼音:hòu huǐ
事后悔悟。《史记。卷七○。张仪传》:「怀王后悔,赦张仪,厚礼之如故。」《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后悔前非,改行从善,引众投刘表。」
《國語辭典》:悔过(悔過)  拼音:huǐ guò
悔改过失。《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后汉书。卷三三。冯鲂传》:「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
《国语辞典》:自悔  拼音:zì huǐ
反悔、后悔。《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
分类:反悔后悔
《國語辭典》:悔尤  拼音:huǐ yóu
过失、悔恨。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唐。元稹 诲侄等书:「吾又以吾兄所识易涉悔尤,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
分類:怨恨
《國語辭典》:忏悔(懺悔)  拼音:chàn huǐ
1.佛教用语。忏是梵语kṣama音译之略,意为容忍。忏悔是请他人容忍、宽恕自己的悔罪。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2.悔过。如:「他在神父面前忏悔从前所犯的错误。」
《漢語大詞典》:有悔
有所悔恨的。例如: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分類:有悔悔恨
《國語辭典》:追悔  拼音:zhuī huǐ
后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是睡梦里,不知做此出丑勾当,一向没处追悔了。」《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那从前的事,也追悔不来了。」
分類:追悔后悔
《國語辭典》:悔悟  拼音:huǐ wù
追悔前非,觉悟改过。《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阜陵质王延传》:「今王曾莫悔悟,悖心不移。」
《國語辭典》:悔恨  拼音:huǐ hèn
反悔怨恨。《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只要跟著师父,随便怎样,我断无悔恨就是了。」
分類:悔恨懊悔
《漢語大詞典》:罪悔
罪过。《诗·大雅·生民》:“ 后稷 肇祀,庶无罪悔。” 郑玄 笺:“无有罪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家大人曰:‘悔与罪义相近。《笺》云:无有罪过,是以过释悔也。’”后汉书·皇甫规传:“﹝臣﹞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自及微効。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宋 王安石 《大理寺丞张服改太子中舍制》:“夫吏者三岁能率职厉行而无罪悔,是亦宜有赏。”
分類:罪过
《國語辭典》:尤悔  拼音:yóu huǐ
怨恨、懊悔。《汉书。卷一○○。叙传下》:「疑殆匪阙,违众迕世,浅为尤悔,深作敦害。」
分類:过失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