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下一页
烧烦恼薪
乾烦恼淤泥
不恼害戒
少病少恼
无烦恼
知烦恼助
无逼恼心
烦恼持
粗烦恼现行
等烦恼现行
微烦恼现行
内门烦恼现行
外门烦恼现行
失念烦恼现行
佛类词典(续上)
息烦恼热烧烦恼薪
乾烦恼淤泥
不恼害戒
少病少恼
无烦恼
知烦恼助
无逼恼心
烦恼持
粗烦恼现行
等烦恼现行
微烦恼现行
内门烦恼现行
外门烦恼现行
失念烦恼现行
息烦恼热
【三藏法数】
菩萨以清凉法水,悉除一切有情烦恼炎热逼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极炎蒸,人亦烦热,得水除解,悉皆清凉也。
菩萨以清凉法水,悉除一切有情烦恼炎热逼迫之苦,譬如夏月,地极炎蒸,人亦烦热,得水除解,悉皆清凉也。
烧烦恼薪
【三藏法数】
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瞋痴等烦恼,净尽无馀;譬如大火,能烧大地草木诸类,净尽无馀也。
智慧如火,烦恼如薪。菩萨以智慧观察,灭除贪瞋痴等烦恼,净尽无馀;譬如大火,能烧大地草木诸类,净尽无馀也。
乾烦恼淤泥
【三藏法数】
若心著烦恼,性则昏昧而不明,犹身染淤泥,体则污秽而不洁,故名烦恼淤泥。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断除烦恼之垢,复本明净之性;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湿物及淤泥也。
若心著烦恼,性则昏昧而不明,犹身染淤泥,体则污秽而不洁,故名烦恼淤泥。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断除烦恼之垢,复本明净之性;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湿物及淤泥也。
不恼害戒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及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于戒也。
谓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及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于戒也。
少病少恼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虽昼夜不息,而善能调适身心,是以常得轻安,少病少恼也。
谓菩萨于诸梵行,精进无怠,虽昼夜不息,而善能调适身心,是以常得轻安,少病少恼也。
无烦恼
【三藏法数】
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知烦恼助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
无逼恼心
【三藏法数】
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悯伤,令得脱苦,是名无逼恼心。
念佛之人,身心安静,于诸众生,常起大悲之心,深加悯伤,令得脱苦,是名无逼恼心。
烦恼持
【三藏法数】
谓如来见诸众生,行于邪行,贪著烦恼,故随彼类示行贪欲,如婆须蜜多女,假行欲事,令他入于三昧,而断烦恼,是名烦恼持。(婆须蜜多女,即华严经五十三参中第二十五善知识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谓如来见诸众生,行于邪行,贪著烦恼,故随彼类示行贪欲,如婆须蜜多女,假行欲事,令他入于三昧,而断烦恼,是名烦恼持。(婆须蜜多女,即华严经五十三参中第二十五善知识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粗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贪瞋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瞋惑粗重,各起不同,故名粗烦恼现行。
谓贪瞋痴诸烦恼,各有增上粗重,或于顺境贪惑粗重,或于逆境瞋惑粗重,各起不同,故名粗烦恼现行。
等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贪瞋痴等诸烦恼惑,等分而起,无有轻重,故名等烦恼现行。(等分者,谓贪瞋痴三心,一齐而起也。)
谓贪瞋痴等诸烦恼惑,等分而起,无有轻重,故名等烦恼现行。(等分者,谓贪瞋痴三心,一齐而起也。)
微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未證果,而于三界烦恼微细轻薄,故名微烦恼现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未證果,而于三界烦恼微细轻薄,故名微烦恼现行。(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内门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不著于色等外尘之境,而内心所起习气,相续不舍,故名内门烦恼现行。(习气者,烦恼馀习气分也。)
谓修行求离欲界之人,虽不著于色等外尘之境,而内心所起习气,相续不舍,故名内门烦恼现行。(习气者,烦恼馀习气分也。)
外门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未离欲界之人,随缘色等外尘诸欲境界,而起种种烦恼,相续不舍,故名外门烦恼现行。
谓未离欲界之人,随缘色等外尘诸欲境界,而起种种烦恼,相续不舍,故名外门烦恼现行。
失念烦恼现行
【三藏法数】
谓见圣道得果之人,忽遇馀缘,闻不正法,习气发现,而失正念,故名失念烦恼现行。
谓见圣道得果之人,忽遇馀缘,闻不正法,习气发现,而失正念,故名失念烦恼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