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烦恼魔
烦恼不退
烦恼业苦
烦恼杂染
烦恼即菩提
烦恼无边誓愿断
慢烦恼
疑烦恼
热恼
瞋烦恼
数行烦恼
懊恼三处经
随烦恼
嬲恼
佛类词典(续上)
烦恼藏烦恼魔
烦恼不退
烦恼业苦
烦恼杂染
烦恼即菩提
烦恼无边誓愿断
慢烦恼
疑烦恼
热恼
瞋烦恼
数行烦恼
懊恼三处经
随烦恼
嬲恼
烦恼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又曰:「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四住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为藏。又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名为藏。」
(术语)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又曰:「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同宝窟下本曰:「四住及无明,摄一切烦恼皆在其内,故名为藏。又此惑能藏如来法身,故名为藏。」
烦恼魔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魔之一。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魔。
【佛学常见辞汇】
四魔之一。(参见:四魔)
【三藏法数】
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著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烦恼魔。(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术语)四魔之一。烦恼能恼乱身心,障碍菩提,故名为魔。
【佛学常见辞汇】
四魔之一。(参见:四魔)
【三藏法数】
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著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烦恼魔。(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四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见智度论五,义林章六本。
【佛学常见辞汇】
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瞋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佛学次第统编】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 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 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
三、死魔 死者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
四、天魔 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死魔〕,死者,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也。)
(名数)(参见:魔)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阴魔,又云五众魔,新译云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译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也。见智度论五,义林章六本。
【佛学常见辞汇】
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瞋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是。
【佛学次第统编】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 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 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
三、死魔 死者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
四、天魔 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蕴犹积聚也。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故云蕴魔。
〔二、烦恼魔〕,谓三界中一切烦恼,妄惑也。修行之人,为此妄惑,恼乱心神,不能成就菩提,是名烦恼魔。(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死魔〕,死者,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是名死魔。(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天魔〕,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也。)
烦恼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不退之一。(参见:不退)
【三藏法数】
谓菩萨十地满足入等觉位,了烦恼即是菩提,岂更有烦恼之可退转也。(十地者,即前七地,更加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是为十地也。等觉位者,去后妙觉佛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
(术语)五不退之一。(参见:不退)
【三藏法数】
谓菩萨十地满足入等觉位,了烦恼即是菩提,岂更有烦恼之可退转也。(十地者,即前七地,更加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是为十地也。等觉位者,去后妙觉佛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
不退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不再退转的意思。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證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證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證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烦恼业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惑业苦,谓吾人由于贪瞋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是三法轮转而游覆,故谓之三轮。亦曰三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惑业苦,谓吾人由于贪瞋痴等烦恼而造业,又因造业而受苦。
烦恼杂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
【三藏法数】
烦恼杂染者,亦名惑杂染,谓身见、边见及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能染污心识,令不清净故也。
(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
【三藏法数】
烦恼杂染者,亦名惑杂染,谓身见、边见及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能染污心识,令不清净故也。
烦恼即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见:即)。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曰:「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生死即涅槃)
(术语)止观一曰:「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中略)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證。」又曰:「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中略)烦恼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谛。」此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义,为大乘至极之谈,依教门之浅深而异其归趣。(参见:即)。法华玄义九曰:「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十不二门指要钞上曰:「若离三道即无三德,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教观大纲见闻曰:「密教谓爱染明王表烦恼即菩提,不动明王表生死即涅槃。显教谓龙女表烦恼即菩提,提婆表生死即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生死即涅槃)
即
【佛学常见辞汇】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生死即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参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即涅槃和烦恼即菩提二语,是大乘家常说的话,从世间有为的相对法说,生死是染污的,涅槃是清净的,两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若从出世无为的绝对法说,烦恼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从烦恼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这是从诸法理性平等说,不是从事相差别说的。
(术语)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大乘之通谈也。然诸教各异其即之义。(参见:即条及烦恼即菩提)。大集经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即涅槃和烦恼即菩提二语,是大乘家常说的话,从世间有为的相对法说,生死是染污的,涅槃是清净的,两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若从出世无为的绝对法说,烦恼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从烦恼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这是从诸法理性平等说,不是从事相差别说的。
烦恼无边誓愿断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誓愿断尽无边之烦恼也。
(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誓愿断尽无边之烦恼也。
慢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烦恼)附录。
【三藏法数】
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术语)(参见:烦恼)附录。
【三藏法数】
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疑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烦恼)附录。
【三藏法数】
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展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术语)(参见:烦恼)附录。
【三藏法数】
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展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热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佛学常见辞汇】
因痛苦而身热心恼。
(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佛学常见辞汇】
因痛苦而身热心恼。
瞋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烦恼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瞋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瞋烦恼。
(术语)六烦恼之一。
【三藏法数】
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瞋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瞋烦恼。
数行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烦恼之一。(参见:烦恼)附录。
(术语)二烦恼之一。(参见:烦恼)附录。
懊恼三处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之略称。
(经名)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之略称。
随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佛学常见辞汇】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佛学次第统编】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言随烦恼者,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其数二十。
一、忿 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
二、恨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三、恼 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四、覆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
五、诳 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九、嫉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十、悭 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十一、无惭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 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十五、放逸 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
十六、昏沈 昏沈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七、掉举 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八、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證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二十、散乱 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三藏法数】
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术语)又曰随惑。俱舍论有二义: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于心,为恼乱之事也。二对于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之烦恼为随烦恼,又对于根本而名为枝末惑。七十五法中除六大烦恼无明之一。五大烦恼及大不善之二,小烦恼之十,不定中之不善睡眠与恶作等十九法是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馀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于大乘百法中,对于六大惑(同六随眠)之根本烦恼而名其馀二十为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之十,为小随惑。无惭,无愧之二,为中随惑。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之八,为大随惑。此三种二十之烦恼,尽随他之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唯识论六曰:「唯是烦恼分别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
【佛学常见辞汇】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佛学次第统编】
五随烦恼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言随烦恼者,或无别体,惟是烦恼分位差别,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故名为随烦恼,其数二十。
一、忿 忿者,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此即嗔恚一分为体。
二、恨 恨者,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三、恼 恼者,忿恨为先,追念往恶,触现逆境,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多发凶鄙粗言,蜇螫于他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四、覆 覆者,于自作罪,恐失利养名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谓覆罪者,后必悔恼,不安隐故。此以贪痴一分为体,恐失现在利誉是贪,不惧当来苦果是痴。
五、诳 诳者为获利益,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六、谄 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七、憍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八、害 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悯,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九、嫉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嗔恚一分为体。
十、悭 悭者,耽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十一、无惭 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十二、无愧 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二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
十三、不信 不信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十四、懈怠 懈怠者,于断恶修善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设于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
十五、放逸 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即以懈怠及贪嗔痴四法为体。
十六、昏沈 昏沈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
十七、掉举 掉举者,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
十八、失念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即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
十九、不正知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證解为性,能障正知,多所毁犯为业。此以慧及痴各一分为体。
二十、散乱 散乱者,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
此八遍于不善及有覆无记之二种染心故,名为大随烦恼。
【三藏法数】
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嬲恼
【佛学大辞典】
(杂语)扰攘之意。隋书曰:释迦之苦行也,是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
(杂语)扰攘之意。隋书曰:释迦之苦行也,是诸邪道。并来嬲恼,以乱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