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4,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见烦恼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苦恼
除一切热恼菩萨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根本烦恼
大日经根本烦恼
贪烦恼
猛利烦恼
发烦恼障
无恼指鬘
恼
业恼
佛类词典(续上)
百八烦恼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见烦恼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苦恼
除一切热恼菩萨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根本烦恼
大日经根本烦恼
贪烦恼
猛利烦恼
发烦恼障
无恼指鬘
恼
业恼
百八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为三十六,配之于心意识之三世而有百八,是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七十五法曰:「本惑九十八随眠加十缠云百八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百○八种烦恼。与百八结业同。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三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三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三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三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平三种不同者,如色尘有好色,有恶色,其不好不恶之色,名为平也。声香味触法五尘亦然。受即领纳之义,苦受对恶尘而起,乐受对好尘而起,不苦不乐受对平尘而起。)
(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为三十六,配之于心意识之三世而有百八,是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七十五法曰:「本惑九十八随眠加十缠云百八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百○八种烦恼。与百八结业同。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三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三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三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三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平三种不同者,如色尘有好色,有恶色,其不好不恶之色,名为平也。声香味触法五尘亦然。受即领纳之义,苦受对恶尘而起,乐受对好尘而起,不苦不乐受对平尘而起。)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
(名数)大乘所说(参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
见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惑也。见见思)
(术语)(参见:惑也。见见思)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舍卫城长者之子死。父母悲哀不止。佛说此子先没天而生于长者之家,今死而生于龙中,即为金翅鸟所取食。因而三处一时啼哭,且说此儿之前因。长者闻之而得法忍。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舍卫城长者之子死。父母悲哀不止。佛说此子先没天而生于长者之家,今死而生于龙中,即为金翅鸟所取食。因而三处一时啼哭,且说此儿之前因。长者闻之而得法忍。
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俗语佛源】
《无量寿经》卷下:「贪恚痴愚,苦恼之患。」这就是佛教说明苦恼的根源,是有贪、嗔、痴三毒所生。《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即是佛教解脱苦恼的办法。佛教所说的苦,有如下几种:《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有内苦和外苦。内苦为身苦和心苦。外苦为恶贼虎狼等害和风雨寒热等灾。《俱舍论》卷二说:「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为『苦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为『坏苦』,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为『行苦』。」《涅槃经》卷十说「八相为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身心所生长的诸苦)。后用以泛称痛苦烦恼。如:大学没考上,他很苦恼。(宽忍)
(术语)生死海之法,总为苦我恼我者,一无安稳之自性。无量寿经下曰:「贪恚愚痴,苦恼之患。」
【俗语佛源】
《无量寿经》卷下:「贪恚痴愚,苦恼之患。」这就是佛教说明苦恼的根源,是有贪、嗔、痴三毒所生。《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即是佛教解脱苦恼的办法。佛教所说的苦,有如下几种:《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有内苦和外苦。内苦为身苦和心苦。外苦为恶贼虎狼等害和风雨寒热等灾。《俱舍论》卷二说:「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为『苦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为『坏苦』,一切有为法无常变迁之苦为『行苦』。」《涅槃经》卷十说「八相为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身心所生长的诸苦)。后用以泛称痛苦烦恼。如:大学没考上,他很苦恼。(宽忍)
除一切热恼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参见:除盖障院八菩萨)
(菩萨)除盖障院八菩萨之一尊也。(参见:除盖障院八菩萨)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也,先若不得所愿者,云何能授与人耶?由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众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度一切众生,皆念入佛道也),莎诃(成就)。He varada vara pra%ptasva%ha%。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也,先若不得所愿者,云何能授与人耶?由先得所愿,皆自满足故,今忆本所愿,而与一切众生,令除一切热恼也,所以者何?尊者本立誓愿,志求佛道,今已得之故,当忆本所愿度一切众生,皆念入佛道也),莎诃(成就)。He varada vara pra%ptasva%ha%。
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为五利使。合而为十。谓之十随眠或十使。共为根本烦恼。其他为随烦恼。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无明住地为根本烦恼。其他之四住地为枝末。
【佛学常见辞汇】
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
【三藏法数】
根本烦恼者,即无明惑也。谓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也。
(术语)又曰本惑,本烦恼。谓大乘百法中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也。恶见以外,谓为五钝使。开恶见之一,则有身、边、邪、取、戒之五见,此谓为五利使。合而为十。谓之十随眠或十使。共为根本烦恼。其他为随烦恼。又五住地之中,第五之无明住地为根本烦恼。其他之四住地为枝末。
【佛学常见辞汇】
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
【三藏法数】
根本烦恼者,即无明惑也。谓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也。
大日经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贪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大烦恼之一。贪欲之情恼乱有情之身心者。
【三藏法数】
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术语)六大烦恼之一。贪欲之情恼乱有情之身心者。
【三藏法数】
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猛利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烦恼之一。(参见:烦恼)
(术语)二烦恼之一。(参见:烦恼)
发烦恼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障之一。
(术语)三障之一。
无恼指鬘
【佛学大辞典】
(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n%gulima%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无害。」
(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n%gulima%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无害。」
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谓自己因自身知恶事为恶事而不改,执著至饱,不用他人之谏言,但自懊恼烦闷也。又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由现在之事物不满于意,自懊恼之精神作用也。
【三藏法数】
恼,侵挠也。谓其无利乐之行,常怀侵挠之心,使人不安其所也。
(术语)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谓自己因自身知恶事为恶事而不改,执著至饱,不用他人之谏言,但自懊恼烦闷也。又为二十随烦恼之一。谓追想过去之行事,或由现在之事物不满于意,自懊恼之精神作用也。
【三藏法数】
恼,侵挠也。谓其无利乐之行,常怀侵挠之心,使人不安其所也。
业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恶业与烦恼。秘藏宝钥中曰:「业恼株杭。」
(术语)恶业与烦恼。秘藏宝钥中曰:「业恼株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