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二种之烦恼。(参见: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是唯识之法相也。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二。【又】一,分别起烦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烦恼。于见道一时断之。二,俱生起烦恼,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自身俱生之贪瞋等事惑,谓为俱生起之烦恼。入于修道,渐渐断之。见百法问答钞四。【又】(名数)一,大烦恼地法,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之六惑。常与一切之染心相应,故名之为大烦恼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忿,覆,悭等之十惑,唯为俱生迷事之惑,故唯为修道断,不通于见道断,又唯起于意识,不通于馀识,又十惑各别而起,无俱起者,故名之为小烦恼地法。是俱舍之法相也。见俱舍论随眠品。【又】一,数行烦恼,如贪欲瞋恚,不断而起之烦恼也。二,猛利烦恼,如因果拨无之邪见,上品之烦恼也。见俱舍论十七。
【佛学常见辞汇】
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大烦恼,因为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随烦恼即忿恨覆等二十种小烦恼,因为是随逐六种根本烦恼而生起的枝末烦恼,故名随烦恼。
【佛学次第统编】
二烦恼者:
一、根本烦恼 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
二、随烦恼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者,即无明惑也。谓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也。
〔二、随烦恼〕,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内著烦恼〕,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著,故名内著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于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二、外著烦恼〕,谓贪瞋痴等烦恼,于外境不了而起贪蓍,故名外著烦恼。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随眠烦恼〕,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谓无明烦恼种子,潜伏第八藏识之中,能生一切妄惑,是名随眠烦恼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也。)
〔二、现行烦恼〕,谓六根对六尘境现起贪瞋痴等烦恼,是名现行烦恼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名数)二种之烦恼。(参见: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故名为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忿恨覆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是唯识之法相也。见唯识论六,百法问答钞二。【又】一,分别起烦恼,依邪师邪教邪思惟之缘而起之我见边见等理惑,谓之分别起烦恼。于见道一时断之。二,俱生起烦恼,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自身俱生之贪瞋等事惑,谓为俱生起之烦恼。入于修道,渐渐断之。见百法问答钞四。【又】(名数)一,大烦恼地法,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之六惑。常与一切之染心相应,故名之为大烦恼地法。二,小烦恼地法,忿,覆,悭等之十惑,唯为俱生迷事之惑,故唯为修道断,不通于见道断,又唯起于意识,不通于馀识,又十惑各别而起,无俱起者,故名之为小烦恼地法。是俱舍之法相也。见俱舍论随眠品。【又】一,数行烦恼,如贪欲瞋恚,不断而起之烦恼也。二,猛利烦恼,如因果拨无之邪见,上品之烦恼也。见俱舍论十七。
【佛学常见辞汇】
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大烦恼,因为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随烦恼即忿恨覆等二十种小烦恼,因为是随逐六种根本烦恼而生起的枝末烦恼,故名随烦恼。
【佛学次第统编】
二烦恼者:
一、根本烦恼 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大烦恼为一切诸烦恼生起之本。
二、随烦恼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之烦恼,以前之根本烦恼为体,或为由此流出者,故名为随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根本烦恼〕,根本烦恼者,即无明惑也。谓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也。
〔二、随烦恼〕,随烦恼者,即见、思二惑也。谓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也。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内著烦恼〕,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著,故名内著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于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二、外著烦恼〕,谓贪瞋痴等烦恼,于外境不了而起贪蓍,故名外著烦恼。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随眠烦恼〕,依附不舍曰随,五情暗冥曰眠。谓无明烦恼种子,潜伏第八藏识之中,能生一切妄惑,是名随眠烦恼也。(五情者,即眼耳鼻舌身五根也。)
〔二、现行烦恼〕,谓六根对六尘境现起贪瞋痴等烦恼,是名现行烦恼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八万四千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于八万四千尘劳。
(术语)同于八万四千尘劳。
九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兴起行经举十恼一一释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弥跋谤与骨节饰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补注八,详兴起行经之说。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难,或九横,即佛在此世间成道及在成道之后所遭遇的九种灾难。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逆木剌脚。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冷风动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回。
(名数)又云九难,亦云九横,亦云九罪报。佛现生所受之九种灾难也。智度论九曰:「一者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者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者提婆达,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者逆木刺脚。五者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者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者冷风动故脊痛。八者六年苦行。九者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复有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索三衣禦寒。又复患热,阿难在后扇佛。如是等世界小事,佛皆受之。」兴起行经举十恼一一释之,省乞食不得,而加奢弥跋谤与骨节饰之二事。法苑珠林七十三,大部补注八,详兴起行经之说。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难,或九横,即佛在此世间成道及在成道之后所遭遇的九种灾难。一、梵志女孙陀利谤,五百阿罗汉亦被谤。二、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作腹谤佛。三、提婆达多推山压佛,伤足大指。四、逆木剌脚。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请而食马麦。七、冷风动故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回。
十恼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旃陀罗,从事屠杀等之贼种也。五、二乘,小心自调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种之不男,即不具人也。七、欲想,淫欲之情也。八、危害,独入他人之家也。九、讥嫌,世人讳嫌所行也。十、畜养,畜养犬猫等之八不净也。见法华玄义四之二。
(名数)修行安乐者应离十种之恼乱:一、豪势,国王王子等也。二、邪人法,外道之法也。三、凶戏,凶恶之游戏也。四、旃陀罗,从事屠杀等之贼种也。五、二乘,小心自调之行人也。六、不男,五种之不男,即不具人也。七、欲想,淫欲之情也。八、危害,独入他人之家也。九、讥嫌,世人讳嫌所行也。十、畜养,畜养犬猫等之八不净也。见法华玄义四之二。
十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使同。
(名数)与十使同。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使同。
十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因而为十烦恼。然则六烦恼十烦恼,实开合之不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惑,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佛学次第统编】
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则为十烦恼,与六烦恼开合之不同耳。
(名数)(参见: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因而为十烦恼。然则六烦恼十烦恼,实开合之不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惑,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佛学次第统编】
开六烦恼中恶见之一,而为身见、边见、邪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见,则为十烦恼,与六烦恼开合之不同耳。
三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烦恼条附录及三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参见:三惑)
【佛学常见辞汇】
即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参见:三惑)
(名数)(参见:烦恼条附录及三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台家所立。(参见:三惑)
【佛学常见辞汇】
即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参见:三惑)
三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学常见辞汇】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名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佛学次第统编】
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
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 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义也。
〔一、见思惑〕,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见、思惑,亦名通惑者,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名数)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为三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三界,声闻缘觉以之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三乘之人通断,故名为通惑,后之二惑,名为别惑。二、尘沙惑,为化道障。菩萨教化人之障也。菩萨教化人,必通如尘如沙无量无数之法门,然心性闇昧,不能达此尘沙无数之法门,自在教化,谓为尘沙之惑。盖非谓惑体有尘沙之数,惑体唯为劣慧之一,而不知之法门多故名尘沙也。菩萨欲断此劣慧,得所谓道种智,必于长劫之间学习无量之法门。三、无明惑,又称障中道之惑,为障蔽中道实相理之惑,与前思惑中之痴惑异。彼为障蔽空理之惑,枝末无明也。此为迷于根本理体之惑,根本无明也。此无明十二品断,即为别教之佛,四十二品断,即为圆教之佛,藏通二教之佛,亦不知其名。
【佛学常见辞汇】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是凡夫的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是,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五烦恼是,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无明惑系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为粗,尘沙属于中等,无名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佛学次第统编】
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
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亦名通惑,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 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惑者,昏迷不了之义也。
〔一、见思惑〕,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惟,又贪染也,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贪爱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想著,故名思惑。此见、思惑,亦名通惑者,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共断故也。
〔二、尘沙惑〕,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三、无明惑〕,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
大烦恼地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一切烦恼心相伴之心所也。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举。见俱舍论四。
【佛学常见辞汇】
指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等六法,此系由惑而起的烦恼。
(术语)与一切烦恼心相伴之心所也。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沈,六掉举。见俱舍论四。
【佛学常见辞汇】
指痴、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等六法,此系由惑而起的烦恼。
上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十大惑之根本烦恼强盛者云上烦恼。或名现起之烦恼云上烦恼。胜鬘宝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烦恼粗阴名上。」又「沾于诸佛上法故名为上也。」大日经疏十一曰:「一切难伏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起信论曰:「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
(术语)称十大惑之根本烦恼强盛者云上烦恼。或名现起之烦恼云上烦恼。胜鬘宝窟中末曰:「四住所起烦恼粗阴名上。」又「沾于诸佛上法故名为上也。」大日经疏十一曰:「一切难伏者亦可伏之,谓上烦恼及随也。」起信论曰:「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
小烦恼地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七十五法中五种心所法之一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之十心所也。此十者唯修惑而起于意识,且各各与无明相应而起,非如大烦恼地法之心所,一切染心俱起者,故名小烦恼地法。俱舍论四曰:「唯修所断,意识地起,无明相应,各别现行,故名为小烦恼地法。」
【佛学常见辞汇】
谓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法,系由染污而起烦恼。
(术语)小乘七十五法中五种心所法之一种。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之十心所也。此十者唯修惑而起于意识,且各各与无明相应而起,非如大烦恼地法之心所,一切染心俱起者,故名小烦恼地法。俱舍论四曰:「唯修所断,意识地起,无明相应,各别现行,故名为小烦恼地法。」
【佛学常见辞汇】
谓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法,系由染污而起烦恼。
不断烦恼得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参见:即)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参见:即)
即
【佛学常见辞汇】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六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六大烦恼。(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贪瞋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
〔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瞋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瞋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瞋烦恼。
〔二、慢烦恼〕,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四、无明烦恼〕,谓于一切诸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以不了故,起贪瞋痴等烦恼,故名无明烦恼。
〔五、疑烦恼〕,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展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六、不正见烦恼〕,谓因前疑心不了,所见不正,以不正故,遂起邪见,含藏结缚,而生烦恼,故名不正见烦恼。
(名数)又云六大烦恼。(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谓贪瞋等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
〔一、贪烦恼〕,贪即贪爱。谓于五欲顺情等境,求而未获,爱而不舍,以不舍故,便起烦恼,故名贪烦恼。(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瞋烦恼〕,谓于五欲违情等境,即起瞋恚忿恨,缠结记忆在心,而生烦恼,故名瞋烦恼。
〔二、慢烦恼〕,慢即轻慢。谓自任其能,轻凌于他,起不敬心,傲慢结缚,而生烦恼,故名慢烦恼。
〔四、无明烦恼〕,谓于一切诸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以不了故,起贪瞋痴等烦恼,故名无明烦恼。
〔五、疑烦恼〕,犹豫不决为疑。谓因前无明不了,即起疑惑,以乱真心,或是或非,或善或恶,展转缠结,而生烦恼,故名疑烦恼。
〔六、不正见烦恼〕,谓因前疑心不了,所见不正,以不正故,遂起邪见,含藏结缚,而生烦恼,故名不正见烦恼。
内著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著,故名内著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于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术语)(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谓身见、边见等诸烦恼,于内心不了而起执著,故名内著烦恼。(身见者,谓众生妄执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为自身也。边见者,妄于身见中,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各执一边,名边见也。)
四烦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三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四我爱,即我贪,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也。见成唯识论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
【佛学常见辞汇】
与末那识时常相应的四种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名数)又云四惑。于第七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即无明,愚于我之相而迷无我之理也。二我见,即我执,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也。三我慢,即倨傲,持所执之我,令心高举也。四我爱,即我贪,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也。见成唯识论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末那识常恒相应之四种根本烦恼也。一我痴,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见唯识论四。
【佛学常见辞汇】
与末那识时常相应的四种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百一病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
(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